到一個朋友家作客,出了電梯,赫見門上掛有一方木牌,上頭寫著兩行字:
「進門前,請脫去煩惱;
回家時,帶快樂進去。」
當時,久久凝視,細細玩味,不禁對這家主人萌生無限感佩。短短兩句話,蘊含的卻是深層的人生哲理。
進屋後,果見男女主人相敬如賓,兩個孩子大方有禮,一種看不見但感覺得到的溫馨、和諧,洋溢在整間屋內。
被問及門上的木牌時,女主人笑著望向男主人:「你說。」
男主人側溫柔地望著女主人:「還是你說,因為這是你的創意。」
女主人甜蜜地笑笑道:「應該說是我們一家共同的理念才對。」
經一番客氣的推讓後,女主人輕緩地說:「其實也沒有甚麼大學問,一開始只是提醒我自已,身為女主人,有責任把這個家打理得更好......而真正的誘因,是我有一回在電梯的鏡子裡,看到一個充法疲困、灰暗的臉,一雙緊繃的眉毛,一對煩愁的眼睛,一個下垂的嘴角......把我自已嚇了一大跳。於是,我開始想,丈夫面對我這樣愁苦暗沉的面孔時,會有什麼感覺?假如我面對的也是這樣的面孔時,又會有什麼反應?接著,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皆由我引起。當時我暗自慚愧......當晚我便和外子長談,第二天就寫了一方木牌,釘在門上,以提醒自已。結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而是一家人......」
真是一位很有智慧、可愛的太太。
天底下的好懷、幸與不幸、快樂和痛苦,常常是一體的兩面,一念之間的轉換,就呈現出不同的世界。而所謂幸福,大部份取決於一個人的心境。能不能審視、省悟而有所改變,也全在於自我意識。
人性中有十分依賴、不負責任的弱點。我們自已辦不到的事,卻寄望別人達成,尤其是最親近的人。表現在一個家庭裡,便形成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尊重我、體貼我、照顧我、了解我、對我好、給我方便、為家帶來歡樂,卻很少思考到,「我」給這個家帶來了什麼。
「家」是一個硬件,「人」才是組成並發揮功用的軟件。每個人都帶一些快樂歡笑回家.家裡自然充滿笑聲;相對的,每個人都攜煩惱與不快進來,定是愁雲慘霧。
當然,這並不是建議大家「報喜不報憂」。互相分享,也互相分擔,是家的功用之一;但分擔的意義是通過溝通以達到相的,而不是整天繃著臉,將心中怨氣,毫無道理地扔給其他人,或是老覺得別人對不起自已。
溝通,對家人而言是絕對必要的。有話坐下來好好地說,這樣別人才能知道你的想法,也幫你自已整理思緒,穩定情緒。
切忌什麼事都埋在心底,卻暗自期望別人了解;而當別人不明白時,又萌的生失望而傷感,將怨氣由其他方面宣洩出來,不要弄得別人一頭霧水,自已一肚子氣。
停一停,想一想
家.應該是舒服、安全、穩定、快樂的地方。
它好比是一間「情感銀行」,你把歡樂「存」進去,收獲的是連本帶利的更多歡樂。
你若把煩惱「存」進去,回報也自然是更多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