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病从心生
生命一旦失去了源头活水,就会百病丛生,生命力也会呈现出萎缩、晦涩。一个失去安祥的人,会因为生命的闭塞而常常抱怨、不满、委屈、牢骚、嫉妒、怀疑、主观自是、任性骄傲,陷人生于黯淡挫折,身体也便跟着不健康了。
讲空话,是没有用的,这些都可以找到实证。各位不妨边听我说、边去找熟知的对象,就你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中,比对一下,就会得到证实。
人保持健康,不仅要认识“病从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老祖宗《黄帝内经》上开宗明义说的一句话──“百病从心生”。你可以看:凡是逞强、好胜、想出锋头、怕落别人之后的人,多半都有鼻窦炎。得鼻窦炎的人,多半主观好胜、想出锋头、想赢人家。这样久而久之,主观好胜的人就免不了罹患鼻窦炎。
有很多人在小孩子的时候受到溺爱,除了要天上的星星摘不到无法给他以外,要什么,有什么,父母竭尽所能来满足小孩子的愿望,不管他合不合理,只要他要求,就可以获得。以后,他逐渐长大,年龄虽然越来越大,但是个性却越来越强,惯性依然存在。小的时候要玩具、要西瓜、要芭乐,这些你都做得到啊!大了以后,他要飞机、要汽车,这就难一点了,他若要个太空船,你能做得到吗?诸如此类,娇生惯养的人长大以后,必然任性;任性的结果,就会遭到很多的挫折,而他又不能够随时发露,不敢对任何人都发脾气,于是就会得气喘病。太多的不满闷在心里,就会使人得气喘病。他感觉人生没有温暖,人生是苍凉的,人生使他不如意,他的脊背就会发凉。得气喘病的人,背部上半截,你摸摸看,夏天都是凉的。
有很多人,罹患胃溃疡,为什么?就是担心。也就是说,对消极性的认同──凡事不往好的地方想,偏往坏的地方想,习惯于担忧,总认为“这件事恐怕要糟;那件事若坏了,怎么办呢?”制造着恶性循环的黯淡联想,久而久之,精神消化力差,事情摆在心里消化不了,影响到生理上的消化不良。
我们的神经有两种:一种是运动神经,一种是植物神经。所谓植物神经,就是自律神经。我们可以叫手举起来,因为那是运动神经。我们不能叫心跳慢一点儿或跳快一点儿,也不能叫肠胃停止不动,因为那是自律神经。我们以为就不会支配、影响到它,实际上我们还是在直接影响它。当我们离开家乡很久之后,跟几个好朋友谈说家乡什么东西好吃,比方说:吴先生到台北时,聊天说到府城的肉粽、度小月的担仔面,说着说着,嘴里就会流口水了,为什么?还没有吃,就先完成消化准备了。人的心理绝对支配生理。
有些新兵进入前线阵地,听到一阵枪响,就要拉肚子。为什么要拉肚子?因为枪一响,一紧张,一刺激,胆汁大量分泌;胆汁大量分泌以后,就增加肠蠕动;增加肠蠕动,就会拉肚子了。所以人哪!你的健康、你的幸福,都决定于你的心态。
有很多贪心太重的人,会罹患肾脏病。
有很多人骄恣任性,什么叫任性?我想怎么样,就一定得怎么样,如果不怎么样,就要生气。像这种人,他第一阶段,若睡午觉起来,会感觉得头昏脑胀;睡了一夜的觉,早上起来精神反而还没有下午的好。这种人到了老年以后,多半会人格丧失。你们见过人格丧失的人没有?六、七十岁的老头,站在电线杆底下解小便,毫无价值观念,也没有自觉了,跟小孩子一齐抢糖果吃,这就叫“人格丧失”,这就是由主动力引发的反动心态。自我意识太突出的人,最后因为心力消耗太多,到了老年,就变成没有自我意识了,物极必反之故。
有很多疑心太重的人,总是怀疑、猜忌──这个人讲这话对我不利,他一定是在骂我,而胡思乱想,喜欢联想,这种人会罹患风湿关节炎。风湿关节炎怎么来的?是由怀疑、猜忌、妄想而来。
有很多人经常以主观的价值标准、以任性的态度,衡量别人的行为,常常会感到失望、生气,认为别人都不对,而形成偏激。偏激,到最后就会罹患三叉神经炎,头痛如裂,很不好治啊!开刀割不好,伤到别的神经,人会残废。用钴六十放射线照射,照好了以后,半身麻木,起码半个脸会麻木。
有些人放纵本能,所谓本能,就是食、色──尽情拣好的吃,有钱不吃干什么?认为自古名士皆风流,于是放纵本能,纵情酒色。放纵的结果,加上精神的刺激,由嫉妒、怀疑所引发的一种暴怒,就会引发糖尿病。实际上,糖尿病就是由放纵本能加上一种情绪激动引发的。当然我们不能够一概而论,因为一般人当中也有特殊的,糖尿病有遗传性,还有不明的原因。
有些人喜欢多讲话,多讲话的坏处很多:第一、他会使自己迷失。本来内心很安祥的,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天,再去找安祥,安祥溜走了,你慢慢去体验吧!第二、话多的人,男人话多,容易得疝气;女人长舌,白带特别多。如果每一件都再继续举例,那就举不完了,就到此为止。
总而言之,当你内心失去安祥的时候,就会百病丛生,“菑(同灾)必逮夫身”。一切的疾病都会围绕着你,因为当你内心不平衡的时候,内分泌也不平衡了,既然不能“天君泰然”,那就不会“百体从令”了。因而障碍重重,身心失调,望之不似人君,跟别人接洽公务,社交活动,别人都有一种躲开你的冲动,跟你在一起,感觉心里很难过。这样,你的人生还会通畅吗?你办事还会办得通吗?你必然活得晦涩、黯淡、挫折、无奈,生活对你来说,便成为惩罚了。
所以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安祥,真是生不如死。我们失去了安祥以后,也就褪失了生命的华彩,使自己不再相好(相貌美好),不再潇洒,不再有内在美,乃至外在都丑恶了。
我们不是谈一个问题就要去强调它,你们各位回忆看看:尤其是女人,到了年纪大了,没有人的时候,坐在那个地方,白天参瞌睡,晚上睡不着,来了人,就是发牢骚,说:“我对谁如何好哇!现在长大了,对我不孝顺……”都是不满,所以这位老太太一站起来腿就发酸。如果她能认知“每个人都有他的人生态度,我们对人的态度应该有分际,不必去管别人如何”,她就没有病了,就可以去爬山了。
所以人一旦失去了安祥,同时便会褪失了生命的华彩。是女孩子,不会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憎。用通俗的话说:“这个人就现出衰相,就显得倒楣。”所以人失掉了安祥,生活就变得黯淡,就充满了矛盾、挫折、无奈。
返回目录
六、如何保持安祥?
我们既然了解安祥是这么好,安祥又可以求之有其道,而失落了安祥的人是这么悲惨,我们就应该拼命追求,并保持安祥才对。至于如何保持安祥呢?
(一)反观自心 正确认知
安祥是一种调和、统一、自在、自觉的心灵状态。你们各位现在花几秒钟反观自己的心:是不是感觉得很安祥?是不是没有杂念?是不是空空朗朗?是不是没有烦恼?是不是没有兴奋?是不是没有过去、未来?如果是的话,这个就是安祥的心态,也是你原本的心态。只要你能保持它,就节省了你十万年修行的努力。
我们为什么不说是“三昧耶”?不说是“正受”?不说是“正觉”?不说是“摩诃般若”?不说是“真如、自性”?不说是“本心”?而说是“安祥”?因为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作为一个文化的时区,也就是文化时间的区分;每一个时代有它自己的语言,如果我们现在用一、两千年前的语言,我们就感觉得有点儿晦涩,不够明朗,而且它障碍了我们察觉真相,障碍了我们体会真实。所以我们如果用一、两千年以前的名相,不如采用现在的语言。我们说是“三昧耶”,大家感觉有点儿陌生;若说“安祥”,大家在感觉上会亲切些。
(二)停止寻觅 守本真心
禅既然是以安祥为内涵,那我们就不要去东寻西觅,任你找来找去,也不可能找到什么,不如“归来偶对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用不着“芒鞋踏破岭头云”了。只要秒秒“守本真心”,只要努力瞬有存、息有养,保任此事就够了。而保任此事是跟错误、罪恶不并存的,一定要痛改前非、扬弃自己的罪恶,才能拥有并保持安祥。
安祥,有的是从修行而得;修行而得,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这个不是夸张的话,生生不退转,也要个十万八万年,所以“修而得”很难,而别人传心给你很容易。但是“难得的”能够保持,“容易得的”不知珍惜,反而容易退失。因此大家如果掉以轻心,就辜负这一段法缘。大家要努力保持,不要随便把它遗忘、抛失才好。
虽然安祥可以由修行而得,也可以由传心而得,但是不管你是怎么得来的,都要不断地修行。修行不是个神秘的名词,不是出家人专用的名词,而是人人应该做的课题。
(三)扬弃错误 不断修正
修行,就是修正你的思想、行为。常常观心,对于不正、错误、罪恶、黯淡、虚伪的念头,要批判自己、惩罚自己、警惕自己、告诫自己,使它不再重复。人多半是或浓或淡地活在错误当中,人不能够免于错误,但是不要把错误重复下去,重复下去,那就永远活在黑暗中;也不要把罪恶重复下去,若重复下去,最后得到的一定是毁灭。
我们必须确知:“人只要是活在错误当中,他也不得不活在烦恼当中。”而人最大的弱点是姑息自己、苛求别人。我请各位记住一句话:“最会原谅自己的人,最得不到别人的谅解和佛天的原谅;最肯责备自己的人,最容易得到别人的原谅和佛天的宽恕。”
我们不要长着眼睛光看别人,不看自己。不要活在放纵、任性、自我宽恕当中,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使生命一天比一天萎缩。现在讲,你不相信,等恶果成熟的时候,你求老师,老师也爱莫能助。伟大的释迦牟尼、真主耶稣,并不能救他的释迦族人跟犹太人。人,只能自救。而自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想念和行为。
(四)即知即行 解行相应
最后告诉各位,要“力行”,要“即知即行”,做到“解行相应”。坐在这里,光“知”不“行”,这种“知”就变成了废知识,跟酒精的废卡路里一样,它对你没有帮助。而且没有用的知识装得越多,对你的人生、对你的智慧障碍越大。你知道那些名相,背熟那些名词,对你有什么用?
有很多修行人,泥迹失神,抱了几本经去啃,希望能得道。结果最后临死的时候,证明只是被经所转,并没有转经。
返回目录
七、结语
总而言之:
离开安祥,就没有修行者的真实受用;
离开安祥,就没有禅的真生命、真血脉;
离开安祥,也没有真实的法。
所有的法,都是在日常生活和人的内心生根的。
如果我们不下反省忏悔的工夫,不毅然决然扬弃所有的错误;
如果我们甘愿被官能摆布、操纵、牵制;
如果我们以联想、冥想、幻想为享受;
如果我们对外在的事物惯于认同;
如果我们习惯于发露破坏性的、消极性的情绪──不满、抱怨、愤怒、嫉妒、毁谤;
我们将永远得不到安祥。
谢谢各位!
学中国瑜伽心记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3b0f4501009r5l.html
中国年龄最大的女瑜伽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3b0f450100agdz.html
中国年龄最大练瑜伽最久之一的深圳瑜伽行者三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3b0f4501009znw.html中国年龄最大练瑜伽最久之一的深圳瑜伽行者 之二中国年龄最大练瑜伽最久之一的深圳瑜伽行者
中国瑜伽和经典诵读伴随孩子们健康成长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3b0f450100a8ws.html
中国瑜伽和经典诵读伴随孩子们健康成长(二)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3b0f450100a8wu.html
昔日瑜伽今再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3b0f450100a193.html
黄标感悟瑜伽功(有照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3b0f4501009t6k.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