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生命,照亮学生(转发)
(2008-08-06 20:50:05)
标签:
教育海岛奥运门票第四中学杨爱军大连市瑜伽佛法杂谈 |
分类: 地藏经放生慈禅甘露堂 |
我们中国瑜伽协会看了报道后感动万分与张老师沟通后决定先捐献两箱200合中国瑜伽vcd给杨老师(并提了一些治疗的的方法和药方),做为给捐献款的朋友奖励和义卖得款用于治疗费用希望朋友们献爱心有钱出钱和出力,谢谢大家!我们捐献冀为那些长期为爱心事业奉献的版主和群主圈管理员和一切献爱心包括我的父母亲,天下的父母亲积点福分!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
燃烧生命,照亮学生
——一位海岛教师的感人事迹
杨爱军(新浪博客:蓝色火鸟、他的另一博客:心有帆海无界),男,38岁,党员,现任长海县第四中学副校长。兼管学校德育、体育、卫生等工作,并担任学校初三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杨爱军同志,因为他满腔热情地关爱每一个学生,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他的教学成绩多年来在长海县一直名列前茅。他多次参加大连市语文教学比赛、教学基本功比赛,均获一等奖。他多次被评为长海县优秀教师,他先后担任大连市骨干教师,辽宁省骨干教师,他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多次在《中国教育》、《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教学案例》等国家级、省、市级的刊物上发表。2007年他被评为大连市十大优秀农村青年教师,他的先进事迹在大连《新商报》整版报道过。
杨爱军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母亲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渔村妇女,唯一的弟弟在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在一次强台风中遇难。他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是被党、政府和众乡亲养大的。读书时,他勤奋好学、勇于吃苦、乐于助人,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参加工作后,他以一颗无私、善良、感恩的心,回报着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和人们。
海岛的孩子不愿意念书是出了名的。80年代从市内某重点学校退休的教英语的王老师来长海四中支教一年,临走时留下这样一番感慨:“我一世的英名却奈何不了这帮学生,我一辈子也没遇到过这样一群孩子。”90年代来长海四中支教的一对夫妻,调走后,在一次县级举办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政协会上说:“能在长海四中教好学的教师,实在是不简单。他们将来走到任何一个学校都能成为一名好教师。”而杨爱军就是这优秀群体中最杰出的一员。
十五年来,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并且连续多年担任初三班主任。无须讲他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的无微不至;也无须讲为了学生他对家人的诸多亏欠;单是十五年来他的家访历程就可以写成一本长长的书。
他曾在120多天的时间里,走访了300多户次家庭,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在夜里去的。从被戏称为獐子岛“东极”的东獐村东邦屯,到“西极”的西獐村后马滩屯,从“南极”的沙包村南洋屯,到乘船才能抵达的獐子岛管辖的三个外岛,十几平方公里的海岛,几乎每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用自己匆忙的脚步缩短着海岛上孩子们与成功之间的距离,丈量着教师这一职业大海般宽广的范畴。为了家访他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为了家访他不知扎破了多少条自行车带;为了家访他又不知饿了多少回肚子,走了多少里夜路,摔过多少次跤……
记得有一次他长途跋涉一个多小时,费尽辛苦才找到学生家。但见到家长时却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因为他实在是太累太饿了。家长拿出花生给他吃,他竟然连壳都没扒干净就往嘴里送,家长和学生见到此情此景,不禁热泪盈眶。还有一次,他在寒冷的冬夜里冒雪家访,家长不在家,他干脆留下来为学生生炉子做饭。家长回来后,竟然意外地吃到了老师做的饭菜,哽咽着难以下咽。最让人心酸的是一次夜晚家访,一家一家的走去,归来时已是夜里的十一点钟了。山路狭窄,当时又没有路灯,他一不小心,从高达近十米的崖上跌落下来,腿碰破了,脸也挂了花,四周群山寂静不语,只有碎石依稀滑落。不知道他是否感到过孤独与委屈,只是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依然看到他在激情满怀的讲课。
燃烧生命,照亮学生
——一位海岛教师的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