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增长课
(2008-06-25 09:34:11)
标签:
教育盲者仁爱之心残疾一个病日杂谈 |
分类: 地藏经放生慈禅甘露堂 |

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小学里,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里,要过一个盲日、一个病日、一个聋日、一个残疾日和一个哑日。例如在盲日这天,他们的就要被严格地包扎起来,什么东西也看不到,这就意味着他们在每件事上都需要别人的帮助。然后再分派别的学生去帮助他们,这就使盲者和帮助他们的人都能从中受到教育。正如那个接受过爱心增长的女孩说的:“感受别人的痛苦,才能增长自己的爱心。自从过了盲日、病日、哑日和残疾日之后,我的爱心已经增长了10倍。现在每遇到一个残疾人和有困难的人,我都想马上过去帮助他,因为给需要帮助者献上爱心,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德育排在五育之首,可见其重要性所在,但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有些行为习惯却屡教不改,无论老师怎么苦口婆心的教导、督促,效果还是不明显。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干戈,究其原因,不外是缺乏一颗宽容仁爱之心。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大人们的重重关爱下,从没有遇到过困难,也没有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怎么会知道帮助别人后的那种快乐呢。他们有的只是浮躁、享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根本就没把别人放在眼里,更别说想到去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了。
我们总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冷漠。看到年纪大的人上来乘车,可年轻的却占着位子就是不站起来让个座;看到歹徒行凶,可以漠然视之,不理不睬的。不要说爱心了,就连最起码的良心,有的人也不知道丢哪里去了。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可凭心而论,在礼仪方面有的确实还不如人家,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希望在今后的教育中,能够少一点形式,少一点花样,多一点体验,多一点感触。感受痛苦才能理解痛苦,需要帮助才能愿意帮助,让别人快乐才能自己快乐,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多一点爱心的体验,那么长大后,他的价值就会体现在他所付出的帮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