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段概括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7-02-27 05:44:26)
标签:
王新语文工作室刘正生名师工作室 |
分类: 教学技能展示 |
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见长。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易。究其原因,总结起来有三点:
段落是文章的组成部分,是通向全篇的桥梁,准确的概括段意,是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准确地概括段意,就能较快地抓住文章的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阅读过程中,在理解文章的词句进行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的同时,要能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可以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指主要记了什么事,或写了什么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很多,一般可以采用以下五种方法进行归纳:
1段意合并法
一篇文章可以分为几段,每一个段落大意都概括了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把各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就能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综合组织各段的大意为主要内容,并不等于各段大意的总和,概括是一定要注意区别重点段落与次要段落,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2重点突出法
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具体的操作:可以先简单地读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然后找出文章的重点段,弄清作者在重点段中要表达的意思,再联系其余各段作适当补充,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自然概括出来了。
3题目扩展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满,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
4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5概括要素法
凡是写人记事的文章,都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只要弄清楚这几个要素,并加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把握了。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效果更好。(网络学习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