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横勾、横撇我来辨

(2012-04-07 14:14:22)
标签:

横勾

横撇

我来辨

王新语文工作室

刘正生

名师工作室

杂谈

分类: 咬文嚼字茶社

横勾、横撇我来辨

    习惯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我,对识字写字总是不以为然,偶一次指导高年级写字时,却因一个字的笔画名称到底是横勾还是横撇,拿不定主意,隧引发以下查证和思考。

    横勾和横撇是小学阶段较难区分的笔画,在大家的交流中,勾短撇长是我们对横勾和横撇写法的第一表象,但是在实际的汉字中某一笔画到底是横勾和横撇的定位却是众说纷纭,就以“了”的第一笔为例,我的几位同事,有说横勾,亦有说横撇,而教参与各版本教材说法不一,我想这就给一线老师,特别是低年级识字教学带来阻力,我们总不能给学生一个模糊的说法吧!由此也让我对这对“简单”的形近笔画产生了浓厚地探究欲望。教参无主,我心有主,责任心提醒我必须讨个说法。

    通过近期与低年级的语文教师交流和自已在网络上悉心研究,发现了如下一些规律与大家交流,我们先把含横勾和横撇字分成这样两组看看:

    第一组:“军、亮、家、定 ”含宝字盖和秃宝盖的这类字中,相信大家都会认同那一笔为横勾。

    第二组:“岁、处、又、友”我说这些字中的那一笔为横撇,我敢肯定同仁们都不会反驳。

大家是否从两组字的对照中发现了什么?我们是否可以把(横勾和横撇)收笔处不与下一笔画相交的字定位为横勾。反之定位为横撇。

    让我们再来看“柔”字,用这一规律判定,第一笔收笔处与点相交,定位为横撇,第三笔则定位为横勾,是否便于我们区分和把握。这样一来对于“了、子、学,欢“等字中的横勾和横撇问题我们是不是也就清晰可辨了呢。

    以上仅是自已的一点实践和思考,没有相关理论依据,也不知观点是否能够站住脚,愿与同仁们交换意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