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洋洋”与“得意扬扬”
---咬文嚼字(三)
在近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发现小时候学习且深留记忆中的“得意洋洋”一词出现了另一词形“得意扬扬”,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道:“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再如: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美极了”和“糟透了”》的课文中“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怀着疑惑之心对这两个词语进行了解查证:
“得意洋洋”与“得意扬扬”是一组异形词,其意思是相通的,即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在各种规范中,解其通用,没做具体说明。“得意扬扬”一词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从其出处来看,应为“得意扬扬”似乎较好。
利用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等反复阅读这两个词的解释,再结合两个词语使用时的语境,却感到两个词在应用上还是有点差别的。如平时常在描写某人取得什么成绩或做出某种自己很满足的事情而产生骄傲情绪,感到自己很了不起时使用“得意洋洋”来描写神态,而这种骄傲情绪如已经充分表现在表情,动作上,则用“得意扬扬”更为生动。我们再从“洋”和“扬”的字形来看也能有所感悟,前“洋”三点水旁体现心绪荡漾,有隐约之感;后“扬”提手旁则说明骄傲满足之感已经充分流露在外表了。所以我认为,“得意洋洋”一词侧重于人的内心表现,而“得意扬扬”一词侧重于人的外在形式。其细微之处于此。
由“得意洋洋”与“得意扬扬”悟中华语言文字之微妙。更感做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应时常品词悟语,更准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