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卷考查点解析
(2009-09-17 05:30:43)
标签:
小学语文试卷考查点解析杂谈 |
分类: 教学技能展示 |
小学语文试卷考查点解析
阿城区阿什河南城小学王新
语文基础知识
一、各年级共性考查点
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各年级试卷均注重对看拼音写词语、多音字、形近字、仿词、标点、查字典方法的考查。
(一)看拼音写词语,以书后生字表连在一起的词和课文中的好词为主。人教新课标教材要关注每一单元的词语盘点,
(二)多音字,一般以当册书多音字做为范围考查,(考低一个年级的多音字不超标,平时积累很重要,注:教科版出现中括号的字就要开始教多音字)。如“和”字在小学阶段会出现五种读音。
“和”字五种读音:
“和”he,二声,和平的“和”
“和”he,四声,一唱一和的“和”
“和”huo,二声,和面,和泥,掺和的“和”
“和”huo,四声,可作量词使用,比如洗衣服换水的次数。
“和”hu,二声,就是打麻将所说的“胡了”的准确用字。“赢了”的意思。
(三)形近字,考查范围一般为当册书
(四)仿词(平时积累和训练很重要)
郁郁葱葱(AABB)、沉甸甸(ABB)、全心全意(ABAC)、饥肠辘辘(ABCC)、津津有味(AABC)、九牛一毛(数字)、争先恐后(反义词)、举手投足(身体部分)、虎头蛇尾(动物)等
(五)标点符号的使用
标点符号从一年级就要求正确使用逗号 句号问号感叹号,随年级的递增要求掌握的难度增加。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如下:
点号:句号 问号 感叹号(句尾点号)
标号:引号
2.省略号用法
(1)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2)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3)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
(4)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
3.破折号(——)用法,在目前试卷中大致考查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例如:“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2)表示意思的递进。
例如: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例如:例如:“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4)表示语音延长。
例如: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
(六)查字典方法
二、按年级递增的基础知识考查点
一年级:
1.词语搭配,往往以连线形式出现。
2.着,了,过正确使用
3.他,她,它的正确使用
二年级:
1.近、反义词
2.补充成语
3.词语搭配开始变为补充填空
4.出现缩句(应在三年)
三年级
1.把、被句训练(目前二年级下就已经有。)
2.扩句、缩句
缩句,就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剪枝去叶,留下主干。缩句要一缩到底。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中的"着、了、过"如何处理
例: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大苹果。 "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的。 应当缩为:他吃着苹果。
3.利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比喻、拟人、反问、夸张等修辞的考查
四年级
(一)的、地、得用法(二年级填词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渗透,备注两种考法:根椐的、地、得填词和直接填写的、地、得)
说话、写文章经常要用到“的、地、得”这几个字。由于它们的口语发音都是“de”,因此一些人在使用时往往不加区分地混用。
使用“的、地、得”简单地说只要记住三条:
(二)关联词语
小学语文常见关联词语
并列关系:
因果关系:
条件关系:
转折关系:
假设关系:
选择关系:
递进关系:
考试时大致有以下两种考查方式
1.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最容易,可用试换法,排除法)
2.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起来或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三)同音字考查
mò
lì
五年级
(一)啊的音变
第一种情况是放在句首时,声调不同。如
1、感叹句“啊,天气真好!”要读第一声,ā,表示赞叹。
2、疑问句“啊,明天会下雨?”要读第二声,á,表示追问。
3、陈述句“啊,我知道了。”要读第四声,à,表示应答。
第二种情况是放在句末时,要变音。如下:
这个变音有规则,现把它编成一首顺口溜如下:
1、敲门的是谁呀?“啊”变“呀”,前面跟着i、ü、o、e、a;
2、“啊”变“哇”,u和ao、iao在前爬;他的字写得多好哇
3、“啊”变“哪”,n总在前面排。你过河要小心哪!
4.“啊”在后鼻韵母后面应读nga . 如:唱啊
5.a 在zi/ci/si后面读za ,如“什么字啊”读za
6.a 在zhi/chi/shi后面读ra ,如“你应该多学点知识啊”读 ra
《桂林山水》一课“啊”的变音特别明显,如真险啊、真奇啊、真秀啊!
(二)间接转述考查:注意标点,注意人称变化。
例:奶奶对我说:“我最喜欢看赵本山演的小品。”
正确为:奶奶对我说,她最喜欢看赵本山演的小品。
(三)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六年级
全面综合大考查,只要是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考啥一切皆有可能!
阅读理解题
下面,我就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谈一些自己的教学体会和浅见。
一、认真读文,切忌匆忙。
二、仔细审题,切忌遗漏。
三、问题定位,答案定位
四、结合中心 万变归宗。
其中,结合中心这是解答阅读题最不能忽视的一种方法。从文章中心出发来思考每一个问题,答案就有了落脚点。
“结合中心”是思考问题时时常都不能忽略的方法,只有结合中心来思考问题,回答才会对路子。
五、控时答题,先易后难。
(建议我们平时课堂教学大体三步走: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仔细研磨精彩瞬间——回归文章主旨,弄清思想感情)
注:六年级语文试题与初中接轨,开始出现语文常识性知识的考查,例2009年阿城区期末毕业试卷阅读题中出现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相关内容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