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建言献策专题: 关于乡村振兴/云中鹰

标签:
文化原创拒绝复制转载云中鹰 |
分类: 建言献策 |
建言献策专题:关于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建议
我国目前有57万多个行政村,有360多万个自然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让农民欢欣鼓舞,对于农村发展将是一个新的机遇。近年来,我区农村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但农村发展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问题有:
1、村庄空心化严重:农村中的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工作,造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极不合理分布;同时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村庄建设规划的不合理,导致村庄外延的异常膨胀和村庄内部的急剧荒芜,形成了村庄空间形态上空心分布状况。
2、农民等外出务工人员对村庄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不够;
3、村委会与村民之间的信任度低等,其中,村庄社会关联度的低效将是乡村发展和治理的最大障碍。
建议
一、加快村庄规划与功能分区,合并小村庄,建设乡村小镇。有规划的村庄与无规划的村庄差别非常大。①传统的村庄生产生活是混在一起的,在自给自足发展阶段还可以,但对于进入小康阶段就很不合适了。比如如果一个村庄生产、生活、商业、工业、养殖等不分开,会带来很大的问题。如果某个家庭进行规模养殖,很可能让邻居们整天闻到臭气,引发冲突。②传统的庭院经济也有不少弊端,如果在庭院里种些菜果还可以,但如果要养猪、养牛,一方面很耗劳力,另外一方面也让家庭整日处在臭气中,那些先富裕起来的村庄很可能选择放弃。近年来我国家庭散养猪、牛大幅度减少就是例证。
记得德国巴伐利亚在山东南张楼村推广“城乡等值”经验,一个主要的做法就是把村庄进行功能分工,把生产、生活、商业、工业进行功能分区,就如一个大学,不能把所有东西混在一起,要有教学区、办公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文体活动区等。③传统的村庄进行功能分区的还比较少,导致一个村庄生产与生活混在一起,一旦发展养殖或者工业,会带来很大的冲突,村庄也容易陷入脏乱差。村庄规划与功能分区是乡村振兴的起始阶段,也是必须要经历的阵痛。
二、改变理念,技术、资本与理念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技术和资本随着国家政策向农村地区的倾斜,将不再成为主要问题,理念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理念集中体现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村民之间、村民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参与乡村建设和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三、加大向村庄投资力度。主要投资村庄的道路、下水道、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近年参观过不少贫困村,发现重金投入的贫困村一般都大转换,变得非常漂亮宜居。
四、开拓新功能与新业态,发展观光休闲与养老产业,搞田园共同体。在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的村庄要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单纯地靠农业,农村会一直穷下去。农村要振兴,必须要走综合之路,也就是田园共同体。要发挥乡村的多功能性,不能仅仅把乡村看成是农产品生产的地方,也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的地方,它还应该成为城市的后花园,成为城市居民旅游观光休闲的地方,更应该成为城市居民退休养老的地方,如果把后两个职能开发出来,乡村振兴就有希望了。
五、汇聚乡贤群力,招才引智,共谋农村发展。
①吸引能工巧匠下乡。乡村发展需要能工巧匠,现在许多乡村建筑盲目模仿城市建筑,不适合乡村特点,庸俗而又没有美感,这都是因为缺乏懂乡村特点的设计师造成的。如果根据农村的自然条件,设计出适合乡村特点的建设与景点。
②吸引打工青年返乡。农村不缺资源,关键缺乏懂经营、能干又会干的人才。而那些在城里打工见过世面,又有能力改变家乡的人才应该创造条件吸引他们返乡,带领村民致富。
六、促进乡村振兴,必须强化村庄社会关联。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建立乡村联系群(信息平台,如微信、QQ群),尽量保证每家每户都在群里,乡村通知、宣传等可直接在群里发布,促进村民与村委会的互动、沟通和交流;②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了解村民的真正需求,合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由政府和村委会自上而下推进;③开展村庄集体活动,增强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在村民心中植入爱国理念,积极弘扬孝文化,利用节日做宣传活动。比如植树节,植树造福后世子孙,就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融入到植树活动中,等等。建议定期组织文体活动、知识竞赛等,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
七、建议定期召开村民大会或小组会议。比如对村庄或小组一季度或一年的工作成就以及未来计划向村民说明,提升村民的参与意识。鼓励村民组织起来,参与村庄建设,在项目制建设的指导下,对村民自发组织发展给予各种支持,增强村民的自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