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为什么对零利润药物说不?【云中鹰】

标签:
健康杂谈云中鹰原创随笔 |
分类: 散文杂文 |
患者为什么对零利润药物说不?
云中鹰
国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经过了三番五次的大型医疗改革,老百姓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国家基本药物零利润制度的实施,能够在自己生病的时候买到批发价的药品,人们心里充满了喜悦。可是,面对目前的零利润药品,大多数患者说“不”!
作为一位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生,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下,患者对零利润药物说不,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药品的名字没变,但厂家变了
有一部分药品,它们还是叫原来的名字,但是,厂家变了。
患者愿意买那些耳熟能详的厂家的药品,比如白云山药厂生产的头孢氨苄胶囊;海南三叶药厂生产的阿莫西林胶囊等等。因为健康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没有健康就等于去了一切。
如今,很多药品,它们的名字没变,但厂家却变了。比如,奥美拉唑肠溶片,以前卖的是瓶装的2.00元/瓶(以前零售价为5.00元),而国家基药给的是盒装的,每盒1.50元。尽管都是十四粒,一周的剂量,但患者不愿意购买那个便宜五毛钱的包装很精致的药品。
现代人们都喊着“伤不起”,可能因为受骗上当的次数太多的缘故吧,如今,患者对“药品的名字没变,但厂家变了”的这类药品坚决说“不”!
二、药品的厂家变了,药品的名字也变了
大家可能都知道,同一种药品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为什么呢?
药品其实和生物界的动植物一样,都有自己的名字,但是,出于习惯,人们会根据地域或其他原因为它们取一些不同的名字。同样地,同一种药品,因为出生地(生产厂家)不同,它们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
曾经调查显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有59个名字。同样,因为名字的不同,它们的身价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患者长期服用的自己信任的厂家的药品不见了,即使有同类药品,也是患者没听说过的厂家或名字。
人们习惯了熟悉的药品,他们对陌生的药品名字持怀疑的态度,因此,大多数患者对“药品的厂家变了,药品的名字也变了”这样的情况也坚决说“不”!
三、药品的价钱变了,因为生产厂家变了
同等剂量的药品,价钱变了。不为别的,只因为生产差价变了。
患者长期服用的自己信任的厂家的药品不见了,即使有同类同名的药品,也是患者所怀疑的。同时,很多药品可能因为“供不应求”,份量也有很大的差别。请看下图:
药品包装上的剂量和价钱与实际严重不符。其实,人们在生病的时候,不会太介意几块钱的差别,但必须是自己信任的厂家。患者对“药品的价钱变了,因为生产厂家变了”这类药品也在说“不”!
医生解释太多会遭遇患者误解,引起医患纠纷
很多社区医疗站都属于承包性质的,虽然有的不属于私营,但都有经济指标,所以在工作中,医生会向患者推荐一些国家基药,这样,常常引起患者的误解。
他们以为,医生和推销保健产品的推销员是一路货色,根本不是什么治病救人的医生。
有一小部分患者,他们相信并且不太认药名和厂家,这样的患者很好说话,但毕竟的少数人。
笔者以为:要真正做好国家基本药物零利润,真正把它做成惠民工程,首要任务是要统一药品名称,统一定价,统一批发,不要让某些人因为“国家基本药物”这个伟大工程而“幸福”在患者的痛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