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代的呼唤--《中国打工诗人》序[作者/李吉华]

(2008-10-07 16:28:40)
标签:

文化

教育

杂谈

分类: 打工文学

         时 代 的 呼 唤
      ——《中国打工诗人》序——
          作者/李吉华

  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沟通交流,理解,支持是这个时代的必需。因此,我认识谯家怀先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让我们相识相知。我们是乡友又是诗友的情感,把我们紧紧连接在一起,谯家怀给我留下许多印象,他个头壮实,讲话实在,做事认真,许多朋友给我说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我看过他创办和主编的《打工文学》、《外来青年》、《中华巴蜀儿女》刊物多期,内容丰富,色彩分明,亲自执笔介绍了许多打工者老板的成功和喜悦,可以说是故事不断,落笔精彩,起笔生辉。现在谯家怀先生又要主编一部《中国打工诗人》诗集嘱我写序,为诗友们鼓气。为此,我认真看了他送来即将出版的书样,厚厚一大叠,100多位诗作者,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工作生活在各条战线,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我看他们的作品如看他们的心思,将情感很细腻的以各种手法方式,用诗的语句表达出来。他们生活,工作在社会的最底层,感受时代的变迁,触觉阴晴冷暖,体验寒风雪夜,所以他们有许多感叹和感想。尽管他们是一群打工者,但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热心文学,热爱诗歌,颂扬自己心灵深处美好的那份情感。

  诗最能代表一个时代。不管你在哪个时期写的诗,写的什么风格,他都是从内心里流淌出来的语言精华。过去我们常见诗是:古体诗、七言之类的,新中国以来主要是新诗,长短不一,还分田园诗、城市诗、革命诗、政治诗、打油诗、讽刺诗、朦胧诗、山水诗。当然最多是抒情诗,许许多多少男少女最热爱的一种表现手法,将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七情六欲象火花、点燃一个时代,让世界多姿多彩。《中国打工诗人》一书的出版一定会引起共鸣。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可自我调节。打工者,打工白领到打工皇帝们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思维空间,在夜深人静之时,他们翻开自己的心扉,一页一页的读着自己的心镜,了如指掌的思索人生生命的价值,生命有自己的意向、选择和计划。积极地创造自身、改变自身,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因此,在生命的历程中自主自觉,自由地开展各种活动,有的选择了物质财富,有的选择了精神财富。开始了诗的抒写。写诗其实就是打开情感大门,让内心的酸、甜、苦、辣、喜、乐、哀、恕渲泄出来,经过日思夜想反复推敲凝练、琢磨就成了诗句。如“亲人们哭了/孩子们哭了/汶川哭了/四川哭了/中国哭了/我们也哭了”。谯家怀诗《灾难面前,我们和你在一起》。可想而知,诗人的情感就在那一瞬间流出了真诚的泪水。我想许多人可能都流过泪,但没有用诗的语言或时间的空间记录下来。如李云侠《母亲、送你一束馨香》:“母亲的容颜留下了这片五月的阳光/两鬓斑白青春融入土壤/我是一株泥土里的庄稼/母亲眸日里总流露出/黄澄澄、金灿灿的希望?这首诗对母亲的观察关爱,或者思念,非常得体,表达得淋漓尽致。象这样的作品诗句太多太多。在此我就不一一采拮。

  许多诗人的情感世界比较丰富,字眼里充满流光异彩、五彩缤纷。细雨、风云就会构思万千,涓涓溪流幻想无穷。大自然是诗人的杰作,每时每刻都会给爱写诗的人带来许许多多诗的情景,诗的语言,诗的神话。

  打工者,手机,电脑都是这个时代的新名词,《中国打工诗人》一书问世会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因为它抱含着这群体中最光辉的耀眼。他们有的住工棚工地,有的住工厂的集体宿舍,有的住地下室车库,还有的跟随父母转战南北读书打工,在这样的环境中抒写自己人生经历和所见所闻,以普通而平凡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手法,以诗的语言展现给读者。常言道,痛苦出诗人,他们没有痛苦的呻吟,没有绝望,而且是兴致蓬勃,激情高昂,胸怀大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奔赴在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学习工作,为社会承担责任,将成为这个时代的新诗人新楷模。

  《中国打工诗人》一书这些作者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因为他们有许多体会许多收获,因此,诗人的心灵是经过净化的,是高尚的,不但还要多读书,更多的是体验现实的生活,面对残酷的生活压力,竞争对手,在痛定思痛的时候,有的选择了玩世不恭,每天喝酒闹事、胡作非为;有的选择了冷静思考、挺胸昂扬地走进了书房,开始读书学习、成为了诗人、作家。我们日常所谓的伟人、英雄、天才、成功者就是心灵净化的结果。如孔子的圣人、庄子的真人、佛教的觉悟者。正是这种美化心灵的写照。现在我们讲心态、心态好了一切都好了,不管你是写诗搞文学,还是打工做老板都要心态端正,以学习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社会,你终将成为社会的一砖一瓦。愿共勉!
                    

                                                      2008年10月于厦门

http://pc.images22.51img1.com/6000/yangyunying8888/c0f614d02a13c92813613860861386e4.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