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盟誓“置死地而后生”
(2009-01-15 11:46:40)
标签:
奶业奶农乳制品牛根生孔祥智中国财经 |
分类: 采访 |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
记者注意到,针对我国奶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深层次问题,《纲要》从全面加强质量监管、重塑消费者信心、加快市场恢复与培育工作、全面提升乳制品生产企业素质、强化生鲜乳收购管理、提高养殖水平、推进产业化经营以及加强行业指导和法制建设8个方面提出了奶业整顿和振兴的主要任务。
“恢复消费者对于国内品牌奶产品的信心是目前极为重要的事情”,这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通过我们的工作,通过有效的监管和科技手段的检测来达到”的。近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北京考察乳制品市场时表示。
而奶制品产业本身存在的历史问题也迫切需要解决。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孔祥智说,2008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连续出台规范乳品行业发展的《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和《乳制品加工业产业政策》,说明了乳品行业出现的问题单纯依靠市场已经无法调整,“市场失效”已经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必须由政府出面加以协调和规范。
不仅如此,当前中国奶业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从总体看,中国奶牛单产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目前纯种荷斯坦奶牛不到50%,养殖方式较为落后,存栏20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只有31%。”农业部畜牧业司行业发展处处长王俊勋说。
目前,中国奶业市场原料奶价格受双重挤压的状况也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当前一些影响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尚未消除,保障奶业稳定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诸多环节存在的矛盾尚未解决。加之国际市场乳制品价格回落,出口量减少,很可能导致奶业出现新的波动。”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认为。
“奶农保守的养殖观念以及落后的从业素质,决定了养殖小区模式的散养性质,要改变这种养殖观念,任务非常艰巨。”内蒙古奶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兆林说。
王丁棉认为,则现有乳制品产销基本上是脱节的,奶农只负责原料奶生产,企业负责乳制品生产和销售,奶农跟企业如何达成产销一体,《纲要》中并无明确规定。
只有政策和决心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牛根生的落泪和《纲要》的制定或许是切开奶业溃烂伤口的第一刀,阵痛过后能否“后生”将是产业下一步关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