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杨济源倒在血泊中的思考
——坐井观天论时事(59)
文/雨田
杨济源,一位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家中唯一的男孩,从海河边来到杭州接受高等教育。2009年的最后一个晚上,身材单薄的他以见义勇为的自觉行动,履行了自己生前的承诺,倒在贼人行凶的血泊中。在新年钟声响过后,他在异乡静静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青春被定格在22岁的年华…….
面对一个亮丽青春的不幸夭折,面对一位阳光少年的悲壮早逝,这些天来,雨田为之黯然神伤。
杨济源同学属于“80后”的一分子,比起我的女儿来要小几岁。将心比心,此时作为父亲的我,真为杨济源的父母难过、惋惜和担心。家里的“顶梁柱”顷刻间没了,今后的日子他们该咋过呀?尽管儿子的生命是辉煌的,他的死悲伤和感动了中国,但对失去爱子的父母来说,这个精神上的巨大创伤是难以弥合的。
在祈福杨济源同学一路走好的同时,雨田也一直在思考,今天将自己的见解公之于众,当作献在小杨灵前的白花:
——小杨留在自己博客上的最后一段文字是:“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是不可以没责任感。”这段话很质朴,没有任何的粉饰,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他用行动和生命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此时这番话掷地有声、字字千金。承诺并不在语铿锵、气豪壮,而在于“言必行、行必果”。读过小杨同学的这番话,我思忖良久、为之汗颜。
——如果将我们的社会比作一部天平,那么公民的道德和责任就是天平两端的砝码,只有二者等量才能守恒,才能维系社会的公平、正义、秩序和稳定。如果失衡了,那天下就不会太平,世道就不会安宁。道德是责任的基石,责任是道德的升华。担承起公民对社会的责任,既是道德赋予的力量,更是法律赋予的义务。担承责任并不以职位、性别、财富乃至于身体强弱而有所区别。既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么在担承法律所赋予的社会责任面前也应该人人平等。
——担承责任是需要行动的,在关键的时候还需要勇气和牺牲,杨济源同学就是这样做了,付出了行动和牺牲。担承责任还需要“不放弃、不抛弃”的执着和坚守,每个公民作为社会的成员,只要担承起自己的那份责任,就为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做出了贡献。放弃责任就意味着背叛了道德,背叛了道德就意味良知和良心的泯灭,到了良知泯灭的地步,就毫无是非善恶可言。因此,跌破道德的“底线”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罪恶深渊”。
——杨济源是“80后”的光荣代表。他用生命的代价再一次向全社会诠释:“80后”们是值得信赖的。作为“80后”的家长之一,我为此感到欣慰和骄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