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公司愿景和工作理念的一些理解

(2011-08-13 08:47:22)
标签:

杂谈

分类: 专业和管理

一、公司愿景

什么是愿景,个人理解,愿是愿望,景是前景,景象,图景,所谓愿景就是你所愿意看到的所向往的景象。如果不给愿景加上一些定语,那么理论上,你可以天马行空充分发挥想象无极限的巨大威力,放肆做白日梦。但是如果在愿景前面加上公司二字,并且要将它作为公司努力的目标和方向,那么他应该是有限制的想象,应该符合以下条件:

1、           愿景不能脱离现实太远,也就是愿景可以脱离现实,但不能离的太远,脱离现实是形式,现实始终是愿景最本质的基础,是以现实为起点,具有前瞻性,通过努力有信心实现的目标,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是能够激发群体为之努力的美好目标,当现时的条件和能力与实现愿景所要求的条件和能力差距太远的时候,就会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时愿景就不可能成为动力,也不会形成压力,只能成为养成惰性的助力。

2、           公司愿景应取得全体员工的一致认可,与员工个人的愿景达成和谐统一,这样才能形成凝聚力,员工才可能真正投入和奉献,否则,就可能出现马车的目的地是A,马的目的地是B,而御马车夫的目的地是C的尴尬境地,这时要求马和马夫做到起码的服从想来都比较困难了。因此单靠简单的命令和规定无法形成有效愿景,马夫和马之间要反复沟通培养感情经过不断的培训和被培训,让马领会马夫的意思并愿意遵循马夫的指令,而马车的主人也要跟马夫进行反复沟通和交流不断磨合,必要时还需要相互之间做出适当的妥协和让步,最终达成共识。

3、           公司愿景是管理层意志的体现,如同马车的目标是车主意志的体现,因此,公司愿景的制定和贯彻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普通员工由于所处的高度、角度和立场的不同,其所提议的目标可能缺乏前瞻而过于忠于现实,更像是向管理层提出来的对现实情况进行改善的希望和要求,马的肥美鲜草和更轻货物的愿望永远可不能成为马车的方向,但马车要想到达目的地,还是要给马喂草,并合理配载货物。

综上所述,公司愿景应该是由公司管理层确定并经员工共同认可,基于现实但超脱于现实,具有合理前瞻,正面积极而美好的努力方向。

 

二、工作理念

不同的身份立场决定不同的工作理念,从不同的角度看也会形成不同的工作理念,老板期望的员工工作理念与员工自己形成的工作理念也或有偏差,如何将千差万别的工作理念统一到一起形成合力共同为公司愿景而努力,我觉得应该有几方面的工作是需要处理好的:

1、          合理的定位

从公司的定位到高层的定位到中层的定位到员工的定位,各个层次都涉及到一个定位的问题。爱岗敬业的工作理念,爱的和敬的到底是什么,认真负责的工作理念,所需要负责的是什么,拒绝借口的工作理念,什么是借口,什么又不是借口?种种种种其实都归结到这个定位的问题,爱的是这个岗位,敬的是这个岗位职责所涵盖的工作,对在此岗位所做的工作负责,是这个岗位的工作就不应该有借口逃避工作和责任。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意思是当这个人的德行与其所拥有的地位,或者说是所得到的待遇,或者说是所得到的福报不相匹配的时候,必然有灾祸降临。这固然是比较唯心说法,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他非常适合作为一个企业管理的理念,也就是说要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如果这个人的德行和才能与这个位置不匹配时,就会给公司带来损失和风险。

另外,似乎还可以加上一句“行不配位,风险至矣”来作为这一理念的延伸,即要合理规范和确定每一个位置所对应的工作,当身居这个位置的人所做的事情与这个位置所应该做的工作不相匹配时,风险也会随之而来。

在去年的某个会上,领导提到了这么一个理念:“工作要到位,思考要换位,要积极补位”,说的也是与这个定位的位紧密相关的。个人理解,“到位、换位、补位”这三位并不是一个并列的关系,其排列的顺序也反映了其主次关系,如果定位准确而周全,执行上也做到了真正的到位,实际就不必换位和补位,只有当定位有偏差或者有遗漏,或者是职工对定位的理解有误差时,才会出现不能到位的情况,才需要换位思考,继而以补位作为权宜之计来弥补定位和到位的不足,是一种临时性的应对措施,当出现补位的情况时应该反思定位的缺憾及时予以完善和弥补,补位绝对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以及一种长期性的措施,一旦演变成长期性的补位,那补位就是行不配位,变成了越位和篡位。

 

2、          做正确的事还是正确做事

这貌似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他之所以不能成为问题的原因就是作为一个三观正确的人,他的回答一定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两者兼顾皆大欢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会陷入困惑。所谓正确的方法做事,理解为依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流程来处理相应工作应该异议不大,但是如何来认定正确的事却是一个难题,何为正确,正确的标准由谁来认定,每个人的认知和标准不同,你认为正确的我认为不正确,领导认为正确的员工认为不正确,员工认为正确的领导又认为不正确,那么这个事情还要不要做,怎么做?因此,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还真没有标准答案,如何取舍取决于企业的理念,取决于管理的理念:

(1)           企业是提倡办事效率还是推崇工作质量,既有质量又有效率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多数情况下追求办事效率会影响工作质量,反之一样。如果是提倡办事效率,则应优先用正确的方法做事,如果推崇工作质量,则应优先做正确的事。打个比方,公司有一个工作项目计划时间表,要求在某个时间完成某项工作,但是在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有些问题如果不解决会影响到将来业务的开展甚至引起连锁反应,但是如果去解决这个问题,就会影响工作进度,要确保在规定时间完成工作,那么这些问题就不能得到很好解决,这时就面临决策了,效率优先,就会考虑将这些问题搁置,留待以后慢慢打补丁,而质量优先就会将这个问题彻底处理好之后再推进工作项目,工作可能延期完成,但质量得到了保证。

(2)           企业是需要一个保守被动绝对服从的团队,还是需要一个主动进取的团队。如果是需要一个保守被动绝对服从的团队,那么团队成员无需纠结于这个事情是否正确,尽忠职守按照制度规定以及流程来正确地做最重要,如果是需要一个主动进取的团队,那么就应该允许质疑,允许争论,最终对事情的正确与否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先确定是正确的事,然后再以正确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正确的事。

效率优先还是质量优先,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团队,对不同的企业来说是不一样的,因此并不能一概而论地说这个是对的,而那个是不对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员工的工作理念是否合理也是取决于企业的个性以及其管理理念,员工的工作理念应与企业的管理理念相匹配。

 

3、          工作的轻重缓急

如果以重要为纵轴,以紧急为横轴,所有工作就会分成四类,既重要又紧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紧急但不重要的以及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既紧急又重要的事情毫无争议必须是首要处理的工作,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肯定排在最后,而且这部分工作也许过一段时间就自然成为了不需要处理的工作,有争议的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和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到底该先处理哪个,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付手头紧急但不重要的工作,而忽视了一些重要而不紧急的工作,这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那就是紧急但不重要的工作永远有增无减,你永远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而实际上,只要处理好了重要而不紧急的工作,很多工作就会变得有规律,简单轻松而手到擒来,紧急但不重要的工作就会自然减少。

以公司系统开发为例,由于公司业务个性化需求较多但开发方配合度较低,开发实施结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系统不能给工作带来更多的帮助和促进,反而频繁出现业务迁就系统的现象,员工增加了大量的手工补漏工作,工作量和差错率双双增加,而新业务又将继续上马,情况令人担忧,系统开发工作虽然基础,但是他贯穿整个业务过程,是企业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在夯实基础管理工作与拓展新业务之间,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哪一个更紧急,不妨放慢脚步,先做一个合理的评估和确认。

 

4、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有人说“如果不能爱一行干一行,那就干一行爱一行吧”,因为唯有爱上他才能干好它。但是依我说,爱与做好工作虽然存在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但并不必然,因为什么而爱?爱什么?什么程度的爱?用什么方式表达爱?每个问题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将所有不同答案进行不同组合会得出不同结果,爱不爱和做的好不好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正比关系。在所接触的人当中,大多数对当前从事的工作有厌烦和无奈的心态,而仍然从事这项工作的原因可能有生存的压力,专业的限制、能力的高低,追求物欲还是精神愉悦的选择、就业市场,个人心态,惯性和惰性等等因素,将工作作为爱好和兴趣实在是一种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奢侈理想,爱无法勉强,工作就是工作,他也许可以让你实现个人价值获得某些方面的愉悦,但更基本的是他能给你带来生存生活所需要的资源,与“爱岗敬业”的工作理念和爱的形态万千虚无缥缈相比,我觉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更为基础和重要,更具有现实意义,职业道德告诉你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工作责任心告诉你,应该将工作做到一个什么程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