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亡羊收藏乾隆鉴赏沈铨 |
分类: 淘宝:书画之缘 |
《孟子滕文公》:“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即五常。后人画花鸟,以凤凰仙鹤、鸳鸯、鶺鸽、莺为五伦图。“五伦图”也称为“五翎图”,即五种伦理道德以五种鸟类象征, 以凤凰象征君臣、仙鹤象征父子、鸳鸯象征夫妻、白头翁象征兄弟、燕子象征朋友。封建社会以“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为“五伦”,要求“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妻有别,兄弟有叙,朋友有信”。 晋《张华禽经》载:“鸟之属三百六十,凤为之长,飞则群鸟从,出则王政平,国有道。”《易经》载:“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张华禽经》:“鸳鸯匹鸟也,朝倚而幕偶,爱其类也。”《诗经》载:“鹡鸰在原,兄弟急难。”“莺其鸣矣,求其友声。”故将这五种鸟称为五伦或伦叙。
这幅“五伦图”是以沈铨的“五伦图”为蓝本织绣的。作品绣有“乾隆乙丑吴兴沈铨”字样以及沈铨图章。沈铨:(公元1682——1760年),清代画家,浙江吴兴人,善画花鸟走兽,工整浓艳,曾受聘往日本,留三年,日人重其画,学之者颇众。这幅“五伦图”是乾隆乙丑年,即公元1745年,沈铨63岁时的力作。显然,沈铨的原画精彩,缂丝绣能工巧匠的织绣水平更是精彩,使得这件缂丝绣品如此之传神。
缂丝是丝织工艺的一种,又称“刻丝”“克丝”等,以“通经断纬”为基本技法,即以本色丝作经,各色彩丝作纬,根据纹样的轮廓或色彩的变化采用不断换梭和局部回纬的方法织制图案。
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中国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中最为高贵的品种,历来多为皇家宝藏。 清代缂丝尤其是以名家为蓝本的作品,十分难得。沈铨画这样一幅作品需要七天的话,那么绣这样一幅作品则需要大约三年。可见拥有这样一件缂丝精品是多么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