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葫芦丝演奏构建有效课堂的行动研究》
(2012-11-21 11:49:36)
标签:
李思娜教师工作室子课题立项申报表教育 |
附件3:子课题申报书
总课题
《构建生态音乐课堂,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
子课题申报书
课题名称:《普及葫芦丝演奏构建有效音乐课堂的行动研究》
课题主持人:
所 在 单
位:
申 报 日 期:
一、主持人基本情况
姓 |
钟起珍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 |
出 生 年 月 |
1975、11 |
|||
行政职务 |
音乐科组长 |
专业技 术职务 |
小学音乐高级 |
研究专长 |
音乐教育教学 |
|||||
最后学历 |
本科毕业 |
最后学位 |
学士 |
专 |
音乐教育 |
|||||
工作单位 |
东莞市常平镇中心小学 |
联系电话 |
13592759333 |
|||||||
通讯地址 |
东莞市常平镇园林路2号(中心小学) |
邮政编码 |
523560 |
|||||||
电子信箱 |
dgyinanzqz@126.com |
|||||||||
主持人“十五”以来承担各级教育课题项目以及完成情况 |
||||||||||
项目来源 |
课题名称 |
批准时间 |
完成情况 |
|||||||
《器乐教学与提高学生歌唱能力的实践与研究》国家十一五计划子课题已结题。 《普及简易吹奏乐器对提高小学生歌唱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获东莞市普教科研立项,现正实施中。 |
||||||||||
2.论文《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情商”的三点尝试》获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正征文比赛“一等奖”,并发表于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 3.《器乐教学与提高学生歌唱能力的实践与研究》国家级子课题结题。 4.教学论文《音乐课让学生“奏”起来》荣获东莞市论文评比二等奖。 |
||||||||||
课题组主要成员 |
姓名 |
专业技术职务 |
工作单位 |
研究专长 |
备 注 |
|||||
陈伟新 |
小学高级 |
常平中心小学 |
教育管理 |
校 长 |
||||||
李思聪 |
小学高级 |
常平中心小学 |
教育管理 |
副校长 |
||||||
黄惠梅 |
小学高级 |
常平中心小学 |
音乐教育 |
音乐教师 |
||||||
黄 |
小学高级 |
常平中心小学 |
音乐教育 |
音乐教师 |
||||||
林飞军 |
小学高级 |
常平中心小学 |
教学管理 |
少先队辅导员 |
||||||
马 菲 |
小学高级 |
常平第一小学 |
音乐教育 |
音乐教师 |
||||||
钟传炮 |
小学高级 |
常平桥梓小学 |
音乐教育 |
音乐教师 |
||||||
陈道严 |
小学高级 |
常平中心小学 |
班级管理 |
班主任 |
||||||
一、课题探究的背景及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自1992年版的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增加器乐教学内容后,小学音乐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不断有很多一线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自发地开展器乐教学实践活动,但这些器乐教学活动多为纯粹的器乐辅导与训练;没有体现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器乐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为课堂器乐教学确立了重要的位置,器乐教学在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等领域中起到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有不少音乐教育工作者都积极参与到器乐教学研究中来,各种学具乐器“进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成出不穷,葫芦丝作为简单易学,音色优美的一种民族特色乐器已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音乐教育者撰写了不少有关葫芦丝进课堂方面的论文,心得体会及教学案例等;但由于葫芦丝本身音域限制的客观因素,葫芦丝教学内容很少与教材歌曲融合在一起,这主要是因为普及葫芦丝教学,构建有效音乐课堂这方面的研究课题还比较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
国际上发达国家对中小学器乐教学的研究是非常重视,尤其是课堂器乐教学,许多国家都把它纳入国民教育的发展战略。比如现行的:奥尔夫教学法(德国),铃木教学法(日本),雅各――达尔克罗斯教学法(瑞士),广州朱则平竖笛教学法等一系列器乐教学理论研究的问世,在我们音乐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这对本课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选题意义
1.音乐新课程改革深化的要求。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音乐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但在如何有效、高质量地开展器乐教学方面的实践与研究还相对薄弱。
2.目前国内有很多学校主要开展的是竖笛、口风琴等简易吹奏乐器的教学
时间活动,并且大多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来进行,而普及葫芦丝进课堂的学校相对少,没有把学生们喜欢的葫芦丝乐器真正普及重视起来,没有把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与葫芦丝的吹奏很好地结合起来学习,所以本课题显得重要。
(三)研究价值
普及葫芦丝演奏与构建有效音乐课堂的研究意义,远远不在器乐的本身,而是面对全体学生,拓宽学生音乐学习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使每个学生的音乐素质都得到提升;对老师来说既教好了学生,又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教研能力和音乐教学基本功。
在选题上我们围绕“普及葫芦丝演奏,构建有效音乐课堂的行动研究”,试图建立一套葫芦丝吹奏与提高音乐课堂质量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将有效促进我校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之成为我校艺术教育的一大特色;同时,通过本课题,带动更多的老师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来,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促进有效课堂的全面提升。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探究普及葫芦丝演奏与构建有效音乐课堂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继续完善我校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的薄弱环节,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在互动中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优秀率的教学研究中发展自我,创造成果。
(二)研究内容
器乐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其他教学领域开展学习活动,虽然各种教材中都有不少关于课堂器乐教学的内容,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用”现象。要使葫芦丝教学能得到很大提升,应处理好“葫芦丝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研究葫芦丝吹奏与音乐课堂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本研究的具体内容是:
1.普及葫芦丝演奏,构建有效音乐课堂的校本教材
2.葫芦丝演奏对培养学生乐感的实践研究
3.葫芦丝演奏对提高学生乐理视唱能力的研究
4.葫芦丝的普及对构建有效音乐课堂的理论研究
三、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按照“调查筛选——课题论证——制订方案——实验研究——交流总结——申请结题”的程序进行。先对本市音乐课堂教学现状作全面了解,明确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再组织本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内容、任务和具体的操作。通过系列的研究活动,建立起普及葫芦丝演奏构建有效音乐课堂的研究体系,促进我校乃至辐射带动其它学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文献研究法。搜集、查阅相关研究文献、论著、报告、经验总结、统计资料等。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1月)
1.制定课题《普及葫芦丝演奏构建有效音乐课堂的行动研究》实施
方案,并且对方案进行不断的完善。
2.组织召开课题组教师座谈会,研讨实验方案;邀请学校主管领导或专家进行课题实验论证,在此基础上对实验方案进行不断的完善。
第二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6月)
1.葫芦丝教学内容与现行音乐教材内容相结合的研究
2.葫芦丝演奏零基础到葫芦丝乐团式教育的探究
3. 葫芦丝演奏对提高学生乐理视唱能力的研究
4.每学期举行一次课题研究的座谈会,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交流研究心得和体会,从不同方面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完善和补充。
第三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2月)
1. 葫芦丝促进有效音乐课堂研究的课例、案例与相关理论研究
2.整理收集相关实验研究资料,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展示课题研究成果,为课题的结题和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整理收集老师的论文案例及学生参加有关课题艺术实践或比赛获奖情况,并进行分析、总结。
3.编撰《普及葫芦丝演奏构建有效音乐课堂的行动研究》论文、案例集。
4.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请专家及领导鉴定和评议。
四、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1.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
a.教研论文《葫芦丝音乐教学法》,在东莞市各镇、片区进行了多场相关专题讲座;课题负责人还在不同层次举行过多次葫芦丝培训,得到了学员们的爱戴,培训也取得实效。
b.论文《音乐课让学生奏起来》获东莞市教学论文二等奖。
2.主要参考文献
a.朱则平竖笛音乐教学法2007-11-02网上发布
b.《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李妲娜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主要参加者既有小学高级音乐教师,有丰富的教育科研经验的学校主管领导,有器乐教学的能手,也有经验丰富的班级管理教师等。研究过程中,保证了研究的多角度、全方位展开,使研究结果的针对性及有效性更强。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学校领导很重视,成立了科研小组,主要领导亲自参与研究,并在设施设备和经费方面也能大力支持。
2.课题负责人与课题组成员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3.聘请省市有关专家作课题指导。
4.每学期举行一次课题研究的座谈会,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交流研究心得和体会,从不同方面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完善和补充。
5.定期进行课题成果展示。
四、课题研究进度及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
序号 |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1 |
2012.10—2012.11 |
《普及葫芦丝演奏构建有效音乐课堂的行动研究》 |
开题报告 |
课题组 |
|
2 |
2012.12—2013.6 |
《葫芦丝演奏对提高学生音准节奏的探究》 |
研究论文 |
钟起珍 |
|
3 |
2013.7—2013.9 |
《葫芦丝乐团式教育探究》 |
研究论文 |
课题组 |
|
4 |
2013.10—2013.11 |
《葫芦丝课堂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
课题组 |
|
5 |
2013.10—2013.12 |
《普及葫芦丝演奏构建有效音乐课堂的行动研究》 |
结题报告 |
钟起珍 |
|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序号 |
完 成 时 间 |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承担人 |
1 |
2013.11 |
《小学生葫芦丝课堂演奏教程》 |
校本教材 |
钟起珍 |
|
2 |
2013.12 |
《葫芦丝对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效率的研究》 |
论文集 |
课题组 |
|
3 |
2013.12 |
《葫芦丝进课堂的实录》 |
VCD |
课题组 |
|
4 |
2013.12 |
《普及葫芦丝演奏构建有效音乐课堂的行动研究》 |
结题报告 |
钟起珍 |
1.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
2. 县(市、区)教育局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
3. 总课题组审核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