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端午:千姿百态“把门猴”(原创组图)

标签:
把门猴粽子艾蒿五彩线屈原端午节辽宁丹东大鹏飞影文化 |
分类: 新闻纪实 |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传说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他们怕真身被鱼虾吃掉,就往江里仍些用楝树叶包成的饭团,后来渐渐演变成现在食用的粽子。直到现在,端午食棕仍然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饮食习俗。
粽子大多用黄米、糯米作馅,外面用苇叶包成三角状,并在一角包上花生仁或者红枣。端午早晨,长辈会在晚辈的手腕、脚腕上拴上五彩线,寓意他们长命百岁、身体健康。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将艾蒿、桃枝、“把门猴”悬于门窗之上,艾蒿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桃枝传说有驱邪化煞的作用,“把门猴”则能忠于职守,看家护院,如此就能保佑一年好运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