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山东考生文
(2008-07-02 08:16:01)
标签:
杂谈高考不公平教育 |
分类: 说,还是不说 |
2008年高考,山东省重点本科共5万多人。山东省的重点线是582分,一个在很多省区可以上清华北大的分数。
分数线公布以后,网上替山东考生讨还公道之声不绝于耳。我们又想起了当年轰动全国的青岛考生状告教育部一案。教育的公平,从何谈起?一个莫须有的“高分低能”的罪名,将山东考生彻底推向了深渊。
而最让人心绪难平的,则是各大名校在山东的招生数——协和医科大学,0人;北京大学,36人;中国人民大学,34人;清华大学,73人......山东考生拼搏多年的结果,是被自己心仪的学校拒之门外,而外省的考生则可以以一个低得多的分数被录取。呜呼!天理何在?公正何在?
于是一些不堪重负,而条件又允许的山东高中生,走上了悲壮的移民之路。闯关东,走西口,下江南,漂海外......而大多数没有条件的学生,则继续在这个考生地狱默默拼搏,刺刀见红地拼着这5万个重点本科的名额。2008甘肃替考案的曝光,使得山东考生臭名昭著的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那就是山东学生超强的实力——山东地区高二的学生,就足以同甘肃的毕业班学生抗衡。
尽管山东考生无法在高考中得到公平,但他们还有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4年后的研究生考试,将是山东人的天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