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了自己的马可波罗是中国的遗憾!

(2009-09-30 00:20:00)
标签:

马可波罗

波斯

东方

游记

见闻

杂谈

分类: 名人轶事

自从《马可波罗游记》七百年前问世后,即有人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特别是马可波罗本人是否真的来过中国一直存在争论。相信读过《马可波罗游记》的人对这段历史不会陌生,这可以说是大多数研究马可波罗的专家学者所得出的一个结论。然而,数百年来,人们通过对马可波罗的研究,渐渐的发现了一些疑点,这使得马可波罗来过中国这个命题值得怀疑。据历史记载,马可波罗游记是在1298年写出的,原本早就不见了,现存的各种版本有150种,包含多种语言的译本,最老为1351年版,现在流行的是16世纪的版本。马可波罗游记的出现,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原来还有一个比他们的家园更为富庶繁荣的东方世界。而在现存的元朝史料中,没有马可波罗这个人的蛛丝马迹。虽然他在游记中声称曾在杨州做过三年的地方官,但是杨州县志上却找不到他的名字。也有学者翻查了中国文献。他们的最大疑点是:中国史官的记录就像记流水帐那样详尽,可是马可波罗连名字都没出现过。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十七年之久,可是他的游记却没有提到汉族文化中最能唤起外来人好奇心的独特风味——长城、中医、筷子、茶叶、毛笔字、缠足。所有这些都被人用来作为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证据。笔者在此不禁要问:如果马可波罗真到过中国,为什么最重要的事物如长城、茶、筷子、方块汉字、女人绑小脚……全给漏掉了?

马可波罗究竟有没有来过中国?光靠从书本上找答案可能早已无从考究,700年前的记载,经过自然与人世间的沧桑巨变,到今天还有多少证据留下?大地茫茫,从何着手?但是,历史的脚印是不可能完全抹掉的。我国古代的贤哲早就提出,应当“即物穷理”,就是要深入到客观事物中去认识客观事物。有关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的争论正反双方都争论不休,并且都表达和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和证据,但很明显的,还是没有什麼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他确实来过中国。我把双方的说法统一了一下,有了两种观点我比较支持。第一种就是马可波罗的确到过中国,但可能只到过中国北方,南方的事大多是他道听途说或随便说的,这也能解释为何他对北方的描述较正确,南方描写错误多且公式化。他不是什麼高官,他可能只是个小官、说故事的人,又或者只是个商人。他回到欧洲后为了出名捏造了扬州当官、襄阳献炮的事。如果真是这样,他不辞辛苦来华,的确是个努力不懈的旅行者;但由於他的虚荣心和片面而捏造事实,大为降低了他的历史地位。第二种就是他并没有真的到过中国。他可能只是到了波斯之类的国家,听那些波斯商人讲起中国的事情、看了些导览手册、又道听途说得到的材料作为自己的经历,加上了自己的想像和编造或者经过别人添油加醋,凑成了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一家确实在中亚一代跑过生意,在这些地方有机会接触到中国的商人。 

笔者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过长时间的思考研究,并亲自登门拜访过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和文学院的一些对这一问题颇有见解的专家和学者,通过多方考证,最后得出了马可波罗没有来过中国的结论。笔者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一,关于马可波罗没有史料记载。蒙元时代,中国的官僚体系极为庞大,一切大小事都会被记录在案,可以说,每个城市的每一个地方官都不会被漏过,因此,如果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那么,史书中应当有所记载。然而,马可波罗一家根本没有出现于任何汉语或蒙语史料中。有的历史文献记载了其他欧洲人,但是却没有马可波罗。唯一与马可波罗可能挂点钩的是杨志玖引用《永乐大典》19418字引元朝《经世大典·站赤门》记事载有至元二十七年的一篇公文和马可波罗的游记记载有相同的三个使者的名字说明马可波罗来过中国,然而这篇公文却没有出现马可波罗的名字,无法证明他来过中国。

       第二,马可波罗游记没有原始手稿。如果能找到马可波罗游记的原始手稿,那么也许会有助于证明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但是,虽然现在有很多马可波罗游记,但是这些游记中没有发现原稿,全是手抄本,而且是经过不断誊写的抄本,早期的游记抄本大约有150份,而且各不相同。没有原稿,很难说明马可波罗来过中国。

       第三,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路线存在问题。根据游记记载,马可·波罗应该是从威尼斯一路前往北京,而后继续在中国旅行。但是如果我们根据这样一本游记,照着其中所写的路线一站一站地前进,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一本可以直接参考的旅行指南。因为他在书中提到的两地距离,有些极为精准,有些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可以说,游记在路线方面是存在极大的问题的。如果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是不应当出现这种问题的。

       第四,马可波罗在历史上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身份。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可波罗的身份,大致有三种说法:枢密副使孛罗说;扬州总管说;斡脱商人说。但是经过笔者考证,这三种说法都存在着问题。首先,关于枢密副使孛罗说。马可波罗抵达上都的时间为元朝至元十二年初,但是元史中有下列记载:至元七年以御史中丞孛罗兼大司农卿,至元十二年以大司农卿、御史中丞孛罗为御史大夫。这就是说,早在马可波罗来中国之前,孛罗就已经存在了,这一说明显存在问题。其次,关于扬州总管说。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说自己治理扬州三年,然而中国史书以及扬州各类地方志均找不到马可波罗在扬州担任官员的记录。而且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将苏州解释为,将杭州解释为,这很充分的说明他不懂汉语苏、杭的意义,而是对上有天堂,下有苏” 这句话存在误解;另外,马可波罗在书中提到很多地名,如契丹(即北中国)、哈拉木莲(即黄河)等都是蒙古、突厥或波斯语的称呼,这些地名都有相应的汉语名称,但马可波罗不用,说明马可波罗根本不懂汉语。众所周知,扬州是蒙古帝国的经济中心,地位相当重要,而且扬州城大多是汉人,马可波罗治理扬州三年却不懂汉语是不可能的。所以马可波罗根本没有担任过扬州总管。最后,关于斡脱商人说。斡脱商人说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说,目前只是一种新思路,基本上为推测,并没有史料或物证与之相配。根据以上分析,马可波罗在历史上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身份,可以充分的说明当时元廷没有这么个人。

第五,游记的内容有很多谬误和疏漏。游记记载的东西纷繁复杂,其中的谬误也是漏洞百出,受篇幅所限,以下仅举几例代表性谬误,我想,如果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是不应该出现这种谬误的。首先,女子缠脚可以说是中国文明中具有象征性的事物,然而游记中却没有关于女子缠脚的记载,与之相反,与马可波罗同时代的鄂多里克却记载了这一现象。其次,马可波罗说他们一家在元朝进攻南宋襄阳时曾献新炮攻陷该城,但是襄阳被攻陷是在至元十年(1273年),这个时候,马可波罗一家还没有到达中国。最后,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苏州有6000座桥梁,但是《吴县志·桥梁》统计有956座,两者相去甚远。

第六,推测。笔者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先不论是否有马可波罗其人,即使马可波罗没有来过中国,他照样可以写出这样一本书。这在中外史上都是有先例的。其一,大约在马可波罗游记出版一百年之后,有一个知名的商人佩加洛提,他在安特卫普工作,最远只到过巴勒斯坦,却写了一本如何跟中国做贸易的畅销书,甚至建议要带上女人,因为同中国女子交往很不安全。这本书在欧洲相当畅销,而且描述的景象与真实无异。其二,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之前,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巴陵郡做知府,次年春重修岳阳楼,于是写信给贬官在邓州的好友范仲淹,并附《洞庭晚秋图》一幅,请他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范仲淹凭借过人的才华和出色的想象力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即使未曾身临其境,也可能曲径通幽。范仲淹没见过岳阳楼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马可波罗可能没到来过中国但完全可能写出了震惊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到过中国?看来要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悬案。
  悬案也是一种悬念,人们总是希望个悬念的结局是美好的、合乎自己的愿望;喜欢马可波罗游记,因为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友好象征,特别在这世界纷争不已的今日,更感到马可波罗的可贵,不愿让一个理想的偶像破灭。因而尽管有许多疑点,对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宁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东方喜欢马可波罗更因为在後来的东西方交往中,西方是以火与剑开路,带来的是双方的交恶与隔阂;而马可波罗游记赞美东方而不存在偏见和歧视,带给大家的是友谊和对和平富裕的追求,而这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现在说马可波罗没有来过中国,岂不是有点大煞风景。据说在马可波罗临终前,神父货家人都问他,你说那些是不是真的?他生气地回答:我敢对天发誓,我仅仅说了我看见的一半,我没有欺骗这个城邦的人!确是很感人的,此时他还有什麽必要讲假话呢。
  但是要从历史记载来求证,我估计难以找到马可波罗来过中国的证据了。不过马可波罗究竟来过中国没有,其实已无关紧要,游记中展现的图景已经给世界留下美好的印象,也许就是这样成为一个悬案永远留给人们悬念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