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中学 (我的高中的特色)
(2010-06-23 12:07:33)
标签:
高考教育年级主任定州一中 |
在这又一轮高考完的日子里,我再次回忆高中生活,尤其高三。如今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了昔日那般现实的意义,只是残留着纪念的意味。依旧可以感受那曾经倒计时下的很多。
每日的晨宣誓在我耳畔回荡了太多,因此至今如风中残烛依旧发光。虽然,誓词的诸多版本已然淡忘,殆尽,在一中的岁月里,是从我高二学校开始正式推行了引进的励志策略:晨宣誓,周宣誓,考前誓师……“我是一个这样的人,我是一个有良知的人……”记忆中,宣誓,在昏睡时只是一个形式;在失利时则是唤起内心痛恨的呐喊。
誓词是高中的一个缩影。
同样是学校引进的——跑步机制——“人贴人,准零缝隙贴身跑”,伴有各班各具特色的响亮口号……这在07届开始发挥到了极致。
引进,引进,学校学习了n多名校,栟茶中学,衡水中学,黄冈中学,辛集中学,南通一中……还记得对外调研的老师回来“渲染”,在衡水中学教师里一个同学的书包中掉出了一个橘子,竟被老师处罚回家反省一个星期……还有某中学堪称神速的吃饭,堪称走火入魔的一致行动--:“上自习零抬头”,午休标准的一体化姿势……
不可思议中,我曾经有过冲动去衡水中学看看究竟!
这种对外考查是2005年从03—05届三个年级开始,我们正好赶上了定州一中至今仍在持续的“疯狂改革”。先是推行“作业考试化”“自习落实专业化”。这样子,我们每天做的练习量大大增加,并且都要考察成绩,可以自由支配的公共自习逐渐减少,晚自习上课的时间经历了延伸至10点40的试验期,最终落实延伸到10点20。
另外,严禁手机,mp3,mp4等等进入校园都是学校常念的条文了。
这其中的无奈住宿生体会最多,住宿生每日在校纯学习时间可达14小时,每天只有6-7小时的休息时间。走读生因为学校人地矛盾紧张无法实行全封闭管理而稍显轻松。然而,食堂的饭菜是令每个人难忘的……
高二停止了眼保健操,高三停止了广播体操和体育课并搬到高层4—6楼,学校恨不得我们到远离地球的地方“休养积蓄”……
不能忘记他们复习班一百三十多人的庞大,不能忘记我们每日饭后冲上高楼的迅速……
学校的文化建设,最持久的是那各班的励志标语、名言警句。还有后来更为醒目的高考倒计时……学校曾经要求每个宿舍每个教室都起一个“雅称”,内涵原则可想而知——“学习和奋斗!”这些已被不知几层清风拂尽……
三年积攒下来的书本试卷的量已无法不令人感叹,这也许又是高中的浓缩。或许将他们付之一炬换做璀璨的火焰才是对它们记录的高中的最好的纪念吧,在闪烁的火星中回首那最值得怀念的沧桑……
拾遗一:定州一中的教室不少,但是人更多。高一高二还勉强可以忍受,大部分都是每个班七八十个人。但是有个别班级超过百人。高三了人更多,大部分都是八九十个,这算少的。高四复读班可以达到130多人,大部分高四都是120人。向来人数最少的要数实验班。这是我那时候的事,估计现在好不到哪里去。
拾遗二:定州一中的饭菜很烂,偶尔做的还可以,但是大部分时间让人厌恶。更为可气的是人太多,吃饭时间又集中,所以很多人会吃不上饭。即使是吃上饭的也是非常的痛苦的吃的,一般都站着,蹲着,趴着,走着吃,很少在食堂坐着吃的,在教室坐着吃的很多。
拾遗三:定州一中有两个校门。学校为了正门南门的宁静和尊严,禁止学生自由进出南门(这对南门回家的人来说是个打击,比如我,就像是从地中海到红海,不让过苏伊士运河),并且致使卖小吃的都到西门去,学生也去,顿时交通大塞……)
拾遗四:家长送饭,学生站在校门口吃。因为学校的饭确实太那个了,有的家长不辞辛苦送饭,但是学校不情愿随意进出,学生也不能自由出南门,家长就把饭送到南门,学生跟门卫求求情,在离大门不远处站着吃完。
拾遗五:我能出南门,自豪!我找的班主任、年级主任、保安的主任,签了字,总算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有了个长期的假条,自由出入南门了,不易,其实门卫们也差不多认识我了,后来就不用条了,有几个通情达理的门卫。这假条可以随时使用,但是我没有因此随便旷课,再对比现在……惭愧……愧对当年
拾遗六:一中的墙,后来都贴满了标语,我们教室北侧墙很大,贴了数十张纸,满了
拾遗七:定州一中,是全国百强中学。今年好象不是了,一中在90年代好象有过省状元,在07年有个省第二,09年又出了一个状元。年级主任在六月5号下午下着小雨的操场说:…………你们要记住,走到哪里,你们都是,全国百强中学,定州一中的学生,太搞了。
拾遗八:定州一中搞笑惩罚:06级年级主任孙军,常常带着狗仔队在各个教室后门转转,不时的探头看看上课的同学们。在课后楼道展板会多一样东西——谁谁同学上课玩指甲,某某女生上课弄头发,某男生上课睡大觉……太搞笑了
拾遗九:一中资料卷雅称,自助餐
拾遗十:我们年级主任因为教育学生实在有经典语言,所以正规非正规地有了一个《¥%语录》
拾遗十一:一中近几年招生非常之有绝招,为了保证市内生源少外流,就举行学校自主招生命题考试和中考考试相结合的层层选拔制度,渐渐地形成一种模式并逐渐完善。一中自己出题a先在初中的尖子生中选拔出三个班的学生,使他们不用参与中考,而中考一中又层层选拔,这样配合以优惠的政策是生源得到保证。据说中考的冠军来一中要赠笔记本,真的假的只是听说,但是奖金确实丰厚。
拾遗十二:一中有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1.作业考试化,虽然内涵延续着,但是只是加大练习量和出成绩频率而已,并没有达到完全考试化的境界,完全没有衡水中学做得好。
2.一中为什么在很大程度上严格有点像魔兽,过于差的硬件设施是很大原因,尤其是人地矛盾,使学校领导事实与野心相左,据说是在城北规划了500亩新校区。
3.一中有关人士调研估计走遍全国名校了,是什么促使他们这么做?根源在于,学校领导有野心,由上至下层层压力,就是集中到高考上。
4.年级主任在给班干部开会时曾经夸言,08年文理估计会全面开花,然而相对07年有进步但又有限,尤其文科呈现继续下滑趋势,让人跌镜。总体成就没像平时粉饰的那么理想。我觉得原因是他们做的工作没到点子上,只管痛痒,不会产生实质的蜕变。
5.不要说百强相比,拿周围来说,正定中学,保定一中、三中甚至其他都是比不过的。这是个事实,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我觉得一中现在工作新校区+优秀老师招入+优秀生源,应该是个不错的作为,有前途)。尤其是生源上,既然你定州一中的领导狂言应试教育,那就不要说一套做一套,每年走后门、收钱让很多不符合一中招生规定的学生进来,必然导致升学率的贬值,这是无疑问的。虽然谈不上腐败,但是制度的问题怎么能不算一个问题呢?
唉,我就是写写感觉,我感觉还是比较客观的,不是多么怀念高中,让谁这么过几年谁愿意呢。高中从来我都是奋斗我的,不谈论那些学校的事情,现在可该我谈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