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教学设计
(2011-08-03 12:03:29)
标签:
司马光宋体特殊保护小梁保护未成年人教育 |
分类: 中考教学工作 |
分析自我教学设计
邹城六中
一、【教材分析】
“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这一框题共包括“我们需要法律特殊保护”和“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两个层次,向学生介绍我们需要法律特殊保护的原因和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内容。
第一个层次“我们需要特殊保护”,主要是引导学生从个人和国家两个角度认识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受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层次“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的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内容。
本项目内容是第十六课的教学重点,它既与前一项目内容相承接,又为学好下一项目内容奠定了理论基础,突出了本单元主题。
二、【学情分析】
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不法侵害,而且维权意识淡薄。只有让他们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应享有哪些权利,应受到哪些保护,才能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明确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意义,加深对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内容的理解,体会今天的我们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2、能力目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2、教学难点:认识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准备观察和搜集生活中存在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甚至生命安全的种种行为的实例。
2、教师准备:了解班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及对此问题的认识和做法,以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同时编制《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导航学案,收集材料,制作课件。
六、【教学方法】
采取以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采用案例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主要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即“一案三段”式教学方法。
七、【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一个学生因为迟到,而受到我的批评,并让他罚站,而后提出问题,“我的这种做法对吗?”当学生回答之后,在多媒体上展示三幅图片,分别是未成年人因为考试而受到家长的鞭打、因为被怀疑在书店偷书而被搜身和因为在课堂上犯错而受到老师的责骂,并提问“这三幅图片中,受侵害的都是谁?”从而引出未成年人的概念,接着导入课题“我们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教师引导:对于正直花季年华的我们来说,是社会上的特殊群体,我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我们受法律的特殊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讨我们受法律的特殊保护这一课题。
环节二:预习形成阶段(学会预习,一起感知书本知识的乐趣!)
附:【预习内容】
1、2009年1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七部委联合部署在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坚决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2、查阅有关资料,掌握法律小常识:
(1)我国有哪些法律法规对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作了明确规定?有没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呢?其内容是什么呢?
(2)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呢?
【我设计预习题目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课本,感知书本知识,学会自我学习,获得基本的知识,依据课本设计简单明了,易于思考和操作】
环节三:合作展示阶段(学会思考,一起体验知识海洋搏击的乐趣!)
1、小记者访谈
假如你是一名小记者,去采访本班同学“有关未成年人受侵害事件”的调查,你们打算如何去采访呢?最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参考提示: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可能会受到哪些侵害呢?这些侵害分别来自于哪些方面呢?你认为,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原因有哪些呢?)
【我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参与意识,引导学生由分析问题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自身,既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辩证思维,又能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歌曲赏析
请欣赏flash动画《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当唱起这首歌时,你自己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3、总结提升:我们为什么需要受到特殊保护呢?
【听歌曲《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呈现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实例,加深教学目标中“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的原因“的理解。】
4、即兴表演情境短剧——现代版《三毛流浪记》
背景:四川省某中学有一名14岁的中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在外流浪了十七个月,尝遍了人间冷暖,体验了世态炎凉,被称为现代版的三毛流浪记。
剧情:同学们,你们一定有个幸福的家吧,可老天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爸爸整天喝酒、赌博,还说能喝酒的男人才是好男人,让我和他一起喝,妈妈整天和爸爸吵架,最后他们离婚了,谁也不要我。我去找妈妈,妈妈说:“去,找你爸爸去。”我去找爸爸,爸爸说:“去,找你妈去”。
到了学校,看到同学们都高高兴兴的,我也不愿和他们来往,于是逃学、旷课成了家常便饭,老师经常当着同学的面批评我,挖苦我,说我是个懒学生,还说再不好好学习就开除我,学校我也呆不下去了,去流浪吧。
三毛先去一家鞋厂打工,结果三毛因伤住院后,鞋厂老板将他送到医院后,逃之夭夭,他无钱付医药费,就从医院跑了出来。
遇到一名社会青年拦住他:“你身上有钱么?拿出来!”
三毛可怜兮兮地说:“我已经两天没吃饭了,身上没钱!”
“走,我带你去吃饭,以后跟着我干,包你吃好,喝好。”
(三毛就跟他走了,他们经常出入游戏厅和网吧。)
一天三毛上网吧没钱了,便伙同他的“哥们”去拦路抢劫,结果被一名便衣警察当场抓获。对于这一案件,法院未公开审理并要求在判决前不允许记者曝光。通过对三毛批评教育,并通知其家长,他的父母这时才幡然醒悟,保证给三毛一个温暖的家。
要求:小组充分讨论,认真揣摩人物特征和心理,发挥集体智慧,大胆表演,展示你我的风采!
思考:在外流浪时哪些人的做法影响了“三毛”的健康成长?“三毛”最后又得到了哪些保护呢?
【设计意图:用一个完整的案例《三毛流浪记》,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四个方面连在一起,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到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内容。】
环节四:检测反馈(训练提高,一起收获成功的喜悦!)
1、从今年开始,全国各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
部实行免费开放。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2、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下列选项中属于“学校保护”的有(
①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不得披露其姓名、住所、照片等资料
②在预防“甲型H1N1流感”期间,学校每天组织测量和记录学生的体温
③法律规定营业性舞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④某市所有学校都定期对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进行安全隐患大检查
A、①②③
3、请你辨析:
请问:以上材料中的现象和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哪些保护?说明你的理由。
4、课后实践活动: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既有课本知识,又有课外活动,让学生既增长了课本知识,又丰富了课后生活。】
环节五:教师寄语: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春天,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法律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方面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了四道防线,这四道防线体现了一种深深的情、浓浓的爱。愿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在这种深情和厚爱的保护下,幸福愉快地生活,健康安全地成长。
【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生命和美好未来的憧憬,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珍视自己、保护自己,健康安全成长,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八、【教学反思】
不足之处:时间搭配不合理,多媒体课件不太精炼,教师在“小记者访谈”和“小品表演”中对课堂的掌控度不够,没有及时加以引导,学生活动有点偏离“轨道”,还需加大教师的指导点拨作用的发挥,今后需加以提升,更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