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中天真的是“书生傻气”》

(2010-07-28 12:31:11)
标签:

易中天

书生

鲁迅

李辉

汪晖

余秋雨

三国

周树人

周作人

文化

分类: 老爱批评

《易中天真的是“书生傻气”》

文:老爱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信,一个人的个性与其姓名不无关系,譬如易中天,即是《易》中“乾为天”的意思,天代表着阳,因此易中天身上有一股阳刚之气,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不仅个性与姓名有关,而且还与书名有关,他先是出了一本《书生意气》,接着又出了一本《书生傻气》,而这两本书的书名,恰好反映了他的个性。

 

《书生傻气》的题记曰:“书生总归是会有一点意气,也总归是会有一点傻气的。没有傻气,就没有意气。没有了意气,也就不成其为书生。”在该书中,他一会儿告诫李辉切莫飙车,一会儿又劝余秋雨要学习学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最近他又撰文在提醒汪晖,“汪晖啊,咱们教授可以不做,但男人千万不能不做啊,要交待就早点交待吧,不要错失了良机”。对于他毫不相干的人,他到处“指手划脚”,“说三道四”,你说他是不是有点意气用事?你说他是不是有点傻里傻气?

 

从易中天这些个性看,他似乎是喝了鲁迅的墨水长大的,无论是为人还是为文,都受了鲁迅先生的很大影响。而鲁迅的真名叫周树人,也就是到处树人的意思,到处树支持自己的人,也到处树反感自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易中天可以算得上鲁迅所树的后人之一了,他们身上都长满了刺。鲁迅的一个弟弟叫周作人,就是到处要做人的意思,也就是专门搞人际关系,这里要做好人、那里也要做好人,一不小心在日本鬼子面前也做了一回好人。鲁迅树的反感自己的人是谁呢?就是这些“作人”们。易中天树的反感自己的人又是谁呢?那些好好先生们。树的支持他的人是谁呢?那些有正义感的人。

 

易中天是一介书生,是书生,身上就有书生气,易中天自己说书生气就是书生意气和书生傻气,其实还不够全面,还应该加上书生底气、书生正气和书生勇气。你是书生,首先要有底气承认自己是书生,所谓书生就是书呆子,不是社会上的混混。书呆子会是什么表现呢?只讲道理,不讲人情,只要你违规,哪怕是违反“交规”,不管你是天皇老子,都要跟你摆摆事实,讲讲道理,这就是书生正气。你有这个底气、有这个正气,但是如果一直缩头缩尾、担心这个害怕那个,一直不付诸行动,那么一切还是空的,关键是要能付诸行动,要敢说也敢做,那就需要有书生勇气了。而这些易中天都有。

 

然而,凡是书生都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有时喜欢认死理。譬如最近易中天写了一篇《〈三国演义〉的“性之病”》的文章,专门针对《三国演义》的思想性进行批判,批判得很全面也很透彻,但是却忘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性”:艺术性。《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史书,它与《封神榜》、《西游记》是一类书,都是利用了史料进行艺术加工,并且都加入了神话成分,只不过与后者相比,《三国演义》用的史料更多,多得足以乱真而已。讲究历史真实性以及所反映的思想性而忽略艺术性,用这样的思路去改编成电视剧《三国》,会好看吗?认死理会给自己背上一个沉重的思想包袱,让艺术想象的翅膀无法充分展开,很难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

 

认死理的副产品是什么?过激和偏激。过,是过度;偏,是偏面。过度与偏面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过度与偏面还很激烈、很激动。过与偏的不是“理”,因为道理都站在书生这边,而是理的对立面“情”。这里的“情”不是“人情”的意思,书生是不会在乎人情的,而是“感情”与“情感”。“感情”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去看,任何一次批判都会伤及被批判人的感情,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认死理时很容易穷追不舍,手下毫不留情,不该下狠手的也有可能下了狠手,而自己仍蒙在鼓里;“情感”是站在大众的角度去看,个别批判可能会伤及大众的情感,认死理时,可能该给大众留情的地方而没留,因为书生担心留的是私情。

 

话又要说回来了,如果没有这个弱点,书生也不能称之为书生了。易中天说是书生傻气,认死理也正是一种傻气,这种傻气有时可怕,有时却很可爱。在易中天身上,总的来说应该是很可爱,因为他的身上更多的是正气和阳刚之气。易中天是一个很有个性而且很可爱的人,而且他承认自己是书生,有书生的傻气,因此,如果哪一天他对我们认起死理来,我们一定要理解、宽容和保护他,因为,当今社会上象他这样可爱的书生,不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