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认为孩子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上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可是,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学习任务就要靠边站了,健康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事情。很多家长也许不知道,孩子生病也会以其他方式表现。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孩子,坐不住,也记不住,还经常发脾气,这些所谓的学习“问题”,其实并不是行为问题,很可能是身体问题。
Q:你这是中医版块啊?聊什么教育啊?
A:工作的原因,我经常能摸到一些19-20岁青年人的脉象,也就明白了国家对于青少年体质的担忧。一个个都是活泼朝气的少年,可是身体却都有经年累积的身体问题,甚至很多女孩子从青春期开始生理期就没有正常过。很多孩子的脉象、舌象与他们现在的年纪严重不符。也难怪95后都迫不及待开始养生了,确实是身体所需。所以,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教育,还要伴随健康教育。
Q:这样解释似乎还挺有道理的,有病治病就好,可是那些孩子的行为“问题”也跟身体有关吗?
A:中医讲,孩子的行为和情绪“问题”,跟身体是相辅相成的,哪怕是仪器查不出来的问题。所谓的“问题”孩子,如果找中医介入,很多都会从中医的角度得到解释,找到问题的根源。尤其是小孩子,越小越不善于表达自己,只能够用情绪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家长把这些仅仅当成情绪和行为,而忽略孩子想要表达的“感受”,孩子因为感受不到满足而产生更大的问题。中医通过舌脉,也许就能发现孩子无法说出的那些“感受”和“渴望”,某种程度上就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不仅需要中医师有耐心,也需要家长理解和配合,比一般成人诊断和看病的时间更长,而且很有可能会出现反复。没有足够的耐心,是没办法完成的。
Q:现在,这些“问题”孩子似乎多了起来?
A:确实。我们生活更加便利,对孩子更加宠爱,却也尝到了宠爱的恶果。“若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小孩子是稚阳之体,阳气蓬勃却也娇嫩,需要给他生长的空间,却也不能太过于打击到阳气,“三分饥与寒”这句俗语道出了养小孩子的精髓。有些家长却生怕孩子饿着、冻着,不当的看护方式会造成孩子过饱、过热而生内热。
现在的诱惑很多,孩子从小就接触各种视频,各种颜色光鲜、味道各异的小食品,各种课外辅导班,在最需要食物和睡眠的年纪,不好好吃饭睡觉的比比皆是,自然会表现在身体上。
当然,这其中不能不考虑先天的因素,父母亲的身体状况会影响到孩子身体的先天状态。后天的不当看护又加重了这一状态,再加上各种教育上的缺失,“熊孩子”越来越多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除了行为矫正,我们也应该好好关心一下这些“问题”孩子的健康问题,找个中医师咨询下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转自《中国家庭报》李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