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个病还越治越重了,还需要写篇文章吗,一定是医生没找对病因,治疗方法有问题呗?
需要的!因为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大家认为什么样的情况算是“越治越重”?对于很多人来说,咳嗽越来越厉害,腹泻越来越厉害,疼得越来越厉害等等都是“越治越重”的征兆,可是对于中医师来说,这些只是症状,它们越来越重,并不等于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也不等于病越来越重了。
问:症状轻重说明了啥?
答:假如我们的身体是个防卫严密的国家,而疾病是侵犯我们身体这个国家的盗贼,而症状就是守护国家的工作人员发现了盗贼并且跟他打了一架。大家来看,没有症状或是症状轻微的一种可能是你身体强壮,护卫强大,不管盗贼来自哪里,胆敢侵犯就被斩落马下;还有一种可能是盗贼一路进入,如入无人之地,不仅警卫发现不了他们,即使发现了也打不过或是不敢打就跑了,就一下子进入了重要部门。所以症状轻可能是好事儿,也可能是坏事儿。
问:这跟“病越来越重”有关系吗?
答:有关系!大部分人都怕疼,可是疼的地方却并不是阻塞最严重的地方。人的经络阻塞从轻到重的顺序是痒、酸、痛、麻、木。所以那些不痛的地方也才值得重视。所以如果从疼痛开始治疗,就可能正反两个方向都会“不痛”,而从麻木开始治疗,就一定会是保持麻木或是再次经历疼痛,虽然病是越治越好了,可是治疗的部位会越来越痛后再越来越不痛。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你去看病的时机。如果我们把身体和疾病能够势均力敌、症状最激烈的时候定为一个基准状态,这个时候是正气和邪气胶着的状态,有经验的中医师如果在这个基准时机或之前给予帮助,那当然是如给正气一个更好的助力,随着邪气的驱逐,症状也会越来越轻。不过,如果是在基准状态之后,就是邪气已经占据主动很久了,正气被压迫了很久的状况下中医师开始进入帮助的,那么“扶正祛邪”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劣势的正气就会慢慢有翻身做主人的感觉,于是在到达基准时机之前,就会出现症状越来越重,也就是看起来“病越来越重”的情况了。“病去如抽丝”,就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会一点点倒叙经历你得病的过程。
问:这怎么区分呢?
答:有经验的中医师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确定的,尤其是舌诊和脉诊。可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看病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状态,也不知道医生是帮“正气”还是“邪气”,而且生病的时候就是很疼啊,症状加重就是很怕啊,也不能因为一句你说这是“排病反应”就高枕无忧啊,怎么办呢?要学会关注自己身体的整体状况。其中最基本的状况就是饮食、睡眠状况和身体的感觉,要去感受这些方面有没有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比如说在面对症状的时候身体有没有更有力的感觉,症状之后身体有没有更舒服的感觉等等。
总而言之,就是在面对症状的时候我们不能慌乱,而是要像“将军”一样对自己身体的战局和战况进行分析,毕竟战场在你身上,你的全面而细致的感觉是很重要的,这种时候往往要相信自己的感觉才能知道这病到底有没有“越治越重”。
转自《中国家庭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