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悟针灸-我眼中的《传统针灸课》

(2016-09-28 13:49:41)
标签:

健康

坤鹤百草堂

中药

黄旭东

分类: 百草课程
        2016年9月25日,结束了为期三天的传统针灸班,我有幸参与其中,收获颇丰。
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在我的认识中针灸一直是中医中最神奇及最独特的一个门类。简单的一根毫针,有时甚至火柴棒,通过针刺点压穴位就可以达到治病的效果,相比于汤药更加方便快捷。虽然从一些文章或传言中得知针灸的神奇疗效,如金针黄石屏如何一针见效,但是从未有幸亲眼得见。
此次课程名为传统针灸筑基,目标显而易见,就是以短短三天时间使大家进入针灸的大门。黄旭东老师有着近20年的临床经验,又师从“西北针王”郑魁山老师,十分重视手法与应用,因此在开课前,我对针灸手法及疗效很有期待。
体悟针灸-我眼中的《传统针灸课》

三天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简单串讲针灸基础知识,包括12正经穴位的运用,各种疾病的穴位组合。
2、针灸手法练习,从揣穴到进针再到提拉撵转的补泻手法。
3、道家的站桩与打坐,以及肩肘腕关节的练习方法。

三方面内容相互穿插,相互补充。理论还需在实践中体会与思考,而针灸的实践就是从针刺活人开始,同学们在第二天的时候都可以相互之间用针了,在人体上下针与在纸包上练习相比,难度小了很多。而这一步看似简单的练习却是重要的突破,不仅是技术手法上的突破,也是心里上的突破,相信这是大家从畏惧到大胆实践针灸的开始。我在课程之前,对针灸有过自学的经验,敢于在人体上施针这一步前,真的进行了很久的心里斗争,自己给自己鼓劲,反复确认穴位。而大家都能在短短一天后就敢于进针,与课堂的氛围及老师的把关分不开。

体悟针灸-我眼中的《传统针灸课》

课程中自然少不了老师的手法演示,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如风池穴上做烧山火,热感沿头部传导至眼部。如火针刺至阳穴、神道穴,督脉阳气提升立竿见影,最直观的是在左寸脉上的变化,下针前后明显寸脉浮起来了。如苍龟探穴的手法,在大椎穴处浅皮部做手法,疏通局部的瘀滞。

体悟针灸-我眼中的《传统针灸课》

这次课程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回归传统,“知为针者信其左”,“凡将用针,必先诊脉”,“气至病所”,《灵枢经》中的几句话,在老师的案例及操作中反复出现,使人印象深刻,并且不断加深理解。“郑氏针法”的一个独特手法“押手”就体现了“信其左”的重要性,经过三天的学习,我居然按照老师传授的手法在同学的风池穴上做出了烧山火,热感一直延伸到前额。这种效果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也许是与针灸有缘,课程过程中正好遇到实践的机会,我也大胆的对其采取了针灸的治疗方法。我朋友的情况是左脚扭伤,脚踝出现血肿,大脚趾失去知觉,再请教老师选穴后,选取了商丘和解溪平补平泻,留针10几分钟,结果大脚趾有感觉了,只有太冲位置还没感觉,应该是与我没有在肝经上取穴有关。这次课程的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想,相信不断练习下,效果会越来越好。

体悟针灸-我眼中的《传统针灸课》

最后,还要谈一谈站桩和静坐的练习,相信这是大多数人感触最深一部分,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天都练习站桩10几分钟,三天后每个人都有很明显的改善,如开始打嗝不断的,第三天已经不打了;开始手掌偏凉的,第三天也很快有了温度;开始肩颈部酸痛的,第三天也缓解了。最后老师还无私的讲授了诊脉的知识。

体悟针灸-我眼中的《传统针灸课》

针灸,相比学科更像一门手艺。因此,我相信从手法及站桩入手学习是最正确的法门了。感谢老师!十分有幸能由这么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师领入针灸的大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