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局限 ——《欢乐颂》与中医系列

(2016-05-16 15:56:39)
标签:

健康

坤鹤百草堂

中药

分类: 中医知识

电视剧《欢乐颂》第一季结束,连续几天关注度仍然无消退迹象,看来我还可以借势一次。从该剧开始,小编就一直有关注对于该剧的评论,然后就发现一个事实,这就是自己找虐,可是不看吧又真的放不下,于是只能一边刷着一边心中想着反驳的话,一边又自我心理建设:看,还说别人呢,你自己也不是很不淡定?所以嘛,都是凡人。不过,小编毕竟还是无法完全憋住不说,所以嘛继续借中医个光说说评论这回事儿。

        最近,小编被调去了学校行政楼帮忙。虽然是帮忙,无法接触核心,却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一个事儿,那就是信息的重要性。同样一件事情,因为学院获得的信息与行政楼获得的信息是有差距的,所以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就差别很大很大(虽然涉及某些原因不好具体说明事由,但相信大家都有体会),确实也引起我的一些思考,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突然发现其实我们是很容易受局限而被蒙蔽的。在学院的时候,就会觉得为什么行政楼的很多文件写的奇怪,办事效率低;可是在行政楼的时候就又觉得夹在中间很多事儿确实难办,学院的问题怎么那么多,那么不认真,拖沓。

        其实那些赞扬或批评《欢乐颂》的观众也是如此,甚至《欢乐颂》中的角色也是同样,她们也只能本能地根据自己所获得的信息作出判断和行为。小曲根据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会把虚荣的樊姐贴上“捞女”的标签,因为“捞女”对于她而言就是抢爸爸,何尝去体会或每个虚荣女孩儿背后那故意或不得已的故事;同样,2202眼中的小曲就是一个飞扬跋扈不吃亏且“不学无术”的富二代,自然不会关注这个富二代生活的智慧,因为一切似乎都跟“富”一定有关系;最极端的当然就是小邱了,她的世界中只有两个标签,喜欢和讨厌,无逻辑无理智,自私却又没有自我。从这个角度说,医生和病人平等却永远不可能对等,这里不仅有专业知识的鸿沟,还有见识的差距。但既然22楼可以通过交流接触误会不断趋向理解,那么医生和病人就一定也可以尝试,毕竟你们还有疾病和健康这个共同话题。沟通、交流、理解、宽恕,22楼可以依靠这些最后坐在一个桌上吃火锅,医患之间也许可以更多平等的对话,有时候可以学学安迪,在事情没有清楚前先不要下判断和结论,理智一点却也不是坏事儿。

不过,《欢乐颂》评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倒还不是信息的局限,而是时空的局限。40多集精致的电视剧似乎让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整个《欢乐颂》第一季只是五个女孩儿大半年的故事——初秋到过年。大家都想想自己半年时间都能干个啥?这样想想是不是觉得欢乐颂发生的事儿确实也是只会发生在小说里了呢。所以,樊姐无法完全挣脱家庭的负累,还有虚荣的苗头;安迪无法摆脱身世的阴影,还有自轻的苗头;小曲无法改变“近则不逊远则怨”的处事方式,还有胡闹的势头;关关刚刚意识到什么是爱情,还有无法消化吸收的趋势如果放在只有半年的时间这个前提里似乎也就没那么“罪不可恕”“三观不正”了。小编自己就曾经花了近三年时间才完全走出阴影,中间多次反复确实无法为外人道,所以是真的没有立场对剧中人物指手画脚。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以为我们看到的就是永恒,可是世事变化,又哪有什么永恒。故而,倒是不必为一时的健康自傲而不珍惜,也不必为一时的疾病伤心而自弃,未来怎样没人会知道。同样道理,医学的检查结果大部分都是当时当下的检查结果,受到的影响因素实在太多,所以才会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诊断分析。而因为医生也是人,也有时空局限和信息局限,分析出现偏颇和错误却也不都是“人品”和“三观”问题。其实在时空的获取方面,中医已经比西医要全面一些,不过还是会有遗漏,也许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剧中人物因为信息不全做出的一些令人“讨厌”的行为,我们也就能够从理论上理解医学的困惑和无奈了。

        有局限的何况是“五美”,还有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这是客观事实。不过,也许认识到有局限这件事儿已经是我们前进的一大步了,毕竟发现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写在后面:那天有个同事问我,《欢乐颂》看着不像是喜剧啊。我有点诧异,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这么想。于是去查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看看有没有《欢乐颂》是可能是喜剧的逻辑。作为贝多芬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又名《合唱交响曲》的第九交响曲有四个乐章,从第一乐章艰辛的斗争,到第二乐章积极的鼓励,再到第三乐章中的哲理与浪漫,直到最后《欢乐颂》主题的出现,表达自由平等博爱的信念,坚信最后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贝多芬一生钟爱,也是贝多芬一生的理想。看着这段介绍,再回头看看《欢乐颂》小说和电视剧,倒是从“五美”烟火气十足的琐碎日常生活中,看出一些理想主义来。哪怕阶级、性格、地位、工作、出身、观念都不同,哪怕冲突误解不断,但五个女孩儿却一直在沟通,在交流,在尝试理解,在尝试改变,而现实中很可能连这样的机会都几乎没有,谁说这不是另一个层面上的理想主义呢?最后呢,我想用席勒的诗结束这个系列,希望大家在讨论剧情人物,团队演员的闲暇,能够找出180年前大师的作品听听,感受下大师心中的《欢乐颂》精神。


http://baike.sogou.com/v64914108.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