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意之作
(2015-08-03 15:23:58)
标签:
娱乐健康坤鹤百草堂中药中医 |
分类: 《李玉宾传统中医师承班》 |
今年暑期的电影市场不能说是不热闹的。《大圣归来》创造了“自来水”(网友自发的在社交媒体宣传这部电影),《煎饼侠》打破华语2D电影单日票房纪录,而《捉妖记》则更是从上映以来就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多日票房破亿,上映8日就票房破十亿,所以也难怪连一向矜持的《新闻联播》也报道了电影市场的繁荣景象。虽说在国产片保护月没有好莱坞大片的夹击,观众观影的选择并不是很多,不过一位新浪网友的评论也许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很高兴如今市场呈现的情况是:‘咱们是去看听说很萌很乐的《捉妖记》,还是很有料很好玩的《煎饼侠》?’而非几天前,女朋友逼你选择,‘你陪我看《小时代4》,还是《栀子花开》?二选一。’正在觉醒的观众们真是被憋够了。”
这几年每年我都会在“十放”的犀利评论中回顾当年的电影(虽说我进入电影院的次数很少很少,不过犀利评论还很是我的菜),几乎每年都会听到“烂片与高票房”,“中国观影现象”与“不符合电影市场规律”等论点。在我看来,这几年电影市场的“假繁荣”并不是孤证,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事情发生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方面。如果说好好干活、诚信经营并不能带来利益,那么市场就会被投机和“残次品”挤占,于是电影市场才会出现主演罢演仍然能够上映并收回成本的电影。这三部口碑和票房俱佳的电影,并不能说明中国电影制作水平已经赶超世界,也不能证明中国电影就已经迎来了真正的“繁荣”,不过单就中国观众已经开始学着用电影票来证明自身权利这一点来说,也足够让人安慰。中国电影市场需要这样票房与口碑相符的电影存在来给认真做电影的人以信心,而中国的其他市场也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来告诉大家,即使在今天,“诚意”和“诚信”也不完全是纯真理想。
可以说现在社会的很多问题,其实都与不信任息息相关。家长不信任老师能够认真教学生,学生不信任家长真正理解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前辈不信任现在的80、90后能够认真承担社会责任,患者不信任医生能够一切为了治疗着想,医生随时防着患者哪天冲上来,民众不相信政府的政务数据,政府也不信任民众索要各种“奇葩”证明。“不信任”的态度蔓延,从而引起各种不安与焦虑,人还没有身边的宠物、车、房子和电子产品可信。试想,如果一个人身体的每个细胞在物质和信息交换之前先要向对方要个“证明”,然后再将自己的产物打个折扣送出去,那么这不仅会多消耗更多的能量和资源,而且只会给这个“细胞社会”组成的人带来多少不确定因素和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在长久的不信任下这个“细胞社会”也就濒临解散,很难想象身体在如此工作状态下,一个人还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
中医认为,脾主“信”,即中气强了才能更加有“诚信”,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现在想想,也许“诚信”满满才是绿色、环保、低耗、高效率的生存方式,因为不需要用额外的精力寻找借口,编织谎言,也不需要用更多的能量来辨别。不过这只是在理想状态下的生存方式。一定情况下适度的“伪装”和“谎言”不仅是大自然中生物的生存方式,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过,当“伪装”和“借口”变成生活主旋律的时候,当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心和信紧紧锁住,都在自己的周围竖起厚厚城墙的时候,每个人都要为这样的社会付出代价,没有人是胜利者,所有人都会共同承负这样社会的不安和“粉饰太平”下的惶恐。真正“诚意之作”获得高票房的时候,我是真的开心,哪怕我不是他们任何人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