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我眼中的李玉宾中医师承班
(2015-02-26 10:45:16)
我是一名中医专业大二的学生。初入中医之门,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就聆听到了李玉宾老师讲述大医黄元御的一气周流学说。能够如此早就从最本质的地方开始学习中医,更难得的是没有走任何一点弯路,于我而言实在是太幸运了!要知道现在名牌院校毕业的好多中医博士都治不好最普通的感冒呢!虽然来上一次课十分不易,每月要在成都-北京飞行往返两次,家人为支持我的学习也付出很多努力,但比起收获,这些不算什么了。而我,则更需百倍努力提高自我,以服务大众和回报家人与亲友。感恩欣喜之余,写下一些感悟同大家分享。
还记得开课见面会上,李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他学习中医的经历。言语安详清透,娓娓道来的是老师对中医的执着、自信、欢喜、感动,深深打动我的是他对中医的一颗赤子之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场,在老师身边总会感到安心、祥和。记得前不久学校里事情很多,又遇到几件不顺心的琐事。当时我心情压抑,情绪失落到了极点。恍惚间,耳边响起李老师安静从容的讲课声……是那样的亲切,如山泉之水瞬间给人以清醒!当时的感觉真的很奇妙啊,胸中压着的那口气一下子散了出去,心情也顿时好了起来!中医的这股正能量在不断地洗涤着我的身心,为我不断加油打气!勇猛精进!
李老师的课和学校一样,也要学习中药、方剂、诊断,但讲述却迥然各异。学校老师会将一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梳理一遍,会强调这味药对哪种病哪种症状有较好的效果。李老师却把中药课命名为“药象品悟”。在他的讲述中,每一味药都有其独特的药气,它是一股无形的气势,是这股气势在体内产生着作用,从气的层面影响人的一气运转。中药是帮助身体自己去对抗、运转,而不是取而代之,所以真正治好病的不是药而是自己!
李老师用一气周流来解读仲景的《伤寒论》,为我们分析历代名家名方。用一气周流的思想看经方,便会豁然开朗,便会有了高屋建瓴、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和自信。由此,面对高不可攀、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我不再止步不前,心中有了底气,在学校苦背方剂不得其解的感觉从此烟消云散!
老师还会给我们讲宇宙天地、阴阳五行,讲人的生老病死、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天地一气在不同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象。要想使这个象平稳、自然,就要使身体的一气周流顺畅,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躁动的心、不安的象平静和缓下来。从治病的角度而言,就是让病人的一气恢复正常的周流运转。我们学习药象、方剂、舌诊、脉诊无不基于一气周流的角度去思考感悟,从而在遇到病人时能够准确地察气辨象,从容不迫地组方用药。
研悟中医永远在路上!学医的道路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此生幸遇悟师,实乃幸也!师父领进门,修行还要靠个人。
珍惜当下,加油!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