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轮廓-【课程回顾】
(2015-02-02 10:37:57)
标签:
健康坤鹤百草堂李玉宾中药中医 |
分类: 《李玉宾传统中医师承班》 |
脉诊轮廓:中医的诊断是理论与临床相联系的关键,所谓“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一个大夫诊断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疗效的好坏。中医诊断望闻问切,脉诊虽然排在最后,不过在实际临床中却格外重要,因为“望而知之谓之神”非一般人所能达到呀。《内经》言“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这可以说是脉诊的纲领。从古至今,脉诊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首先是遍诊法,就是全身上下所有的大动脉都要摸,后来发展到摸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脉,最后发展到独取寸口,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这是脉诊的主线,是以看脉气为主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道家的太素脉法等,这些脉法主要是从神的层面来感知,同时兼顾脉形的特质。另外还有一种脉法,李老师称之为全息脉法,完全从形的层面感知脏器的问题。所以脉诊又有从形、从气、从神的差别。不过从根本上来说,脉诊都需要诊断者“虚静”的心,也就是医者得有感受外周信息的能力。
前一篇:病位与病根-【课程回顾】
后一篇:正气的重要性-【课程回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