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
(2014-11-22 18:29:42)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固几于道。
——题记
周末,在微博的“指引”下,我打开了凤凰传奇作品交响音乐会的链接,听了“神曲”级别的《月亮之上》。然后就被交响乐丰富的音色,宏大的气势给吸引住了,跟广大网友一样不敢相信这就是广场播放频率最高的音乐,可是仔细听,却还明明是那个旋律的内核。然后就一口气听了其他几首熟悉的:
《荷塘月色》的清新跳跃,《我和草原有个约会》的绵延悠长,《自由飞翔》的灵动广阔,让我整个人都陶醉在其中,体会被音乐包围的感觉。
在这恢弘而曼妙的音乐之中,想起了几年之前曾经带给我感动与思考的一部韩剧《黄真伊》。作为名妓,黄真伊脱下华丽的服饰,在行首比试之前,跟大自然学习,跟一般的民众生活,在日常生活与劳动中感受快乐,并且把这种快乐传递到脚步与指尖,终于完成了从艺妓向艺人的蜕变。她的舞蹈得到了教坊同事和普通民众的认可,不是因为“第一”的名分,不是因为华丽的穿着,而仅仅是因为舞蹈本身。这是不是就是真正的雅俗共赏的艺术。
雅俗共赏,想想也许这个词才是对艺术的最高评价。想想,“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所谓雅人和俗人,生长环境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喜好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更是千差万别,而一个并不算太长的艺术作品怎么满足如此不同的两类人的需求,让两类人在欣赏中都能满足内心的愉悦,这是怎样的困难啊。《黄真伊》剧中真伊就说过这样的话:“人的心灵是不分高低的,才艺该是所有人心灵的寄托,没有办法感动君主或一般庶民或是贱出的才艺,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才艺,只能感动某一群人的才艺,只能算是半吊子艺人。”而她最后也找到了她的答案。不过这个交响音乐会却让我有了自己的答案——生命。
我们会被新发的嫩芽感动,会被那些萌萌哒的新生小动物而感动,会被伟大的母性而感动,这种感动超越了阶级、国籍、肤色、民族,甚至物种。而舞蹈等艺术在产生之初,就是为了表达和传递这种感动,而这样的感动也能够感染所有人。而共同作为人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一定会被作品中散发的蓬勃生机和和煦的生活而感动,产生共鸣。这样的艺术才不会被体裁和形式束缚,展现独特的魅力,延长自己的艺术生命。
由此又想到了永远都不会累的中西医之争。想想也觉得好笑,两种同样在乎生命的学术却是“架”打得最厉害的两个。西医无法抛下科学的外衣,坦诚面对中医的疗效;中医也无法放下纠结的心态,客观看待西医的初心。生命的奇迹对于中西医都是一样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人真正立足这一点再看待中西医的不同,然后将中西医在更高的层次上综合并融会贯通,真正进入新的生命医学的层次。也许在这一点上,医学确要跟那些雅俗共赏的艺术去取取经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