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传承 体悟四圣
(2014-06-20 14:23:05)
标签:
坤鹤百草堂李玉宾中药中医 |
分类: 《李玉宾传统中医师承班》 |
之前对于黄元御比较陌生。两三年前看过《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知道了还有这样一种认识中医的方式,心里一阵惊叹。后来随着了解的深入,才知道原来“圆运动”还有一个名字,叫“一气周流”,而这个“一气周流”理论的提出者就是黄元御黄老。不过,说实话,刚看到《四圣心源》的时候,不知是由于其朴实的文字,还是由于作者出生于靠近的清朝,反正是没有得到我足够的重视。
然后在蜗牛般看《四圣》的时候结识了坤鹤,认识了李玉宾老师。李老师对于“一气周流”理论的推崇和李老师淡然从容的品格给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于是受到鼓舞认真以乌龟般得速度“加快”了解四圣和黄老,但仍然感觉朦朦胧胧,无法碰触。相信大部分学习外语的中国人都会在学习中遇到某一个阶段,那就是虽然所有的英语单词都认识,可是组在一起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当时读书的感觉类似,书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似乎都理解,也似乎都不理解,道理似乎显而易见,但又不知道全书写来要干嘛。
如今课程已经上了有近3个月,快一个季度了。感慨每一次课程都有对“四圣”理论新的认识,每一次都有对黄老的新的看法。感觉师承班的学习过程是行驶在盘旋的盘山公路,而结识黄老的过程则是一层一层的“剥洋葱”。我们对“一气周流”的认识从形成圆、认识圆,到原来不是个圆,再到其实还是个圆,一个循环过后,看似回到初始,但是已经是近了一步了。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套理论不仅是针对医学,生命,更是针对宇宙万物的思考。世间的事物都可以套入其中进行思考,足够简单,但又足够富有内涵。阴阳、四象、五行、六气都在这个体系中和谐的存在,不拧巴,不变形,自学多年的中医爱好者都明白这个对于一个医学理论来说是多么重要。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化繁为简,执简驭繁,清晰明了,却足够了。虽然我不敢说,我对于四圣心源的认识已经到达什么程度,不过有一点已经让我感觉很是欣慰了,那就是安全感。对于疾病,对于未来,对于不可知,少了焦虑,多了一丝自信和从容。中医的世界观是不仅让人认识疾病和生命,最重要让人认识和了解自己。黄老的理论就是这其中最顺手的工具。
不过黄老饱受同行诟病的,除了似乎“横空出世”的理论体系和自学的出身外,就是其文字中流露出对同行的不屑与哀叹。其实,理论体系能用好用就好,出身更无法成为评判标准,那么就只剩下“蔑视同行”这一条“罪名”了。因为庸医误治无法科举而开始自学医学,学到最后发现所有后世医书根本都是写错了,福兮祸兮,孰是孰非,难下定论。不过,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书中的那些激动的言语的背景,切肤之痛,所以格外无法置身事外。而且,随意表达真实感受在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什么“大逆不道”了,我们在包容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包容自己。
黄老笔耕不辍,光传世就有书籍十三种,医学十一种,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悟全部倾注到书籍中,希望流于后世。尤其是其传播医术的无私与胸怀尤其是我们今天后学所应该认真学习继承践行的。现在明白了,《四圣心源》的理论体系,不只是一本书,更是一种境界,是人一生都可以作为追求目标的境界。立此为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