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象品悟课》第八课:大黄

标签:
健康坤鹤百草堂李玉宾四圣心源中药 |
分类: 《药象品悟课》李玉宾 |
1、观形色
大黄生长在西北,如四川、青海、新疆等地。海拔偏高,气温偏低,天地之气偏于寒降。在这样寒凉沉降的环境中,大黄植株相对矮小,叶子较大而舒展,一种舒缓之象。花很小,
大黄的药用部分为根茎,根茎的横切面有类似于年轮状的花纹,很规则,一种舒展之象。
2、药气分析
《本经》里讲,推陈致新的药有两味,即柴胡和大黄。
大黄为将军之官,通腑气的力量很大,寒性也很明显,但脾气很柔和,很大气,所以,可以重用,必要时大黄用到50克都没有问题。所有的寒性药都易留淤,而大黄之气舒缓,非但不留淤,反而去淤,这是任何一味寒凉药所不及的。寒凉药里还有一味栀子,他的气也比较清透,很干净,也不易留淤。但栀子的寒性比大黄要厉害些。
3、临床应用
临床常用的是生大黄和酒大黄两种。生大黄一般用于实证,燥热,如大便干结有燥热的时候。平常的腑气不通,有淤血的时候,可用酒大黄,酒大黄多用于日常的调理。
大黄用量一般5-6克,需要紧急通下的大黄需要用到10克以上,15克就会有较强的通下的作用。
大黄打碎用,效果更好,或者紧急情况下研末冲服也可以。
正因为大黄药气柔和、豁达,不易留淤,所以,实证、虚证都可以用大黄。
有些大夫用大黄开胃,如大黄甘草汤,实证大黄多,甘草少;虚证,大黄少,甘草多。腑气一降,自然就有食欲了。
大黄一般用于腑气不通或淤血比较厉害的时候,我的方子里最后两味药一般都是酒大黄和黑丑,酒大黄偏于通血分,推动六腑之气下行,黑丑是推动浊气外出。腑气通,浊气出,全身之气流通,六腑不通,一身气机就会瘀滞。通腑气是拉动全身一气周流最快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