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象品悟课》第二课:白术

标签:
健康坤鹤百草堂李玉宾品药中医 |
分类: 《药象品悟课》李玉宾 |
1、观形色:
白术多产自南方,南方湿气比较重,所以它本身化湿的效果就好,抵御湿气的能力就强。白术叶子边缘有刺,外形像小蓟,花比较紧凑、含蓄,是一种收藏之象,所以白术固守中焦的效果比较好。
白术的药用部分是它的块根,外形看上去很饱满,类似于握紧的拳头(固守之象),颜色为黄白色,闻起来有股香气。
白术饮片为黄白色,是土气的颜色。
附:苍术与白术的区别:
外形与白术类似,但苍术的毛刺更密集。
苍术根比较细长、分散;白术是球形拳头样,比较集中。白术质地更细腻,苍术质地粗糙。
气感上苍术比较粗,更冲,更急,芳香燥烈,所以苍术主要是用来温运脾胃,当中土痰湿比较重的时候用苍术来温运中土,芳香化湿。
苍术偏动、偏泻,白术偏补。饮食比较滋腻的人如果想健脾胃,最好用点苍术,不需要补。而真正脾胃虚弱的人,可以用白术。
2、药气分析:
好白术饮片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油点多(白术的香气就是从油点散发出来的),油点多说明气比较足(油属于肾气的表现形式,收藏力量比较强);二是有很多小孔,凡是有空洞的白术都是5年以上的白术,药劲更足,药效更绵长,偏于守。长的年头少的白术(小白术)是没有空洞的,但油点很多,所以气来得比较急,偏于运。所以,用药时可以根据临床需求选择不同生长年限的白术,若脾胃需要动的时候可以用小白术;若要补脾胃就用年头较久带有空洞的白术,偏于补。
3、品药交流:
白术喝起来有一股淡淡的辣味,气比较实在,守的力量偏强,气不如人参那么干净,偏浊,微微带着一股热气。
4、临床应用:
一味白术的效果相当于干姜、甘草、人参合在一起的效果,既可以温补脾胃守住中焦脾胃之气(一气周流的枢纽),又可以运中焦。
白术可以止汗,多用于出虚汗,这种虚汗是由于中土虚弱,动的力量不足引起。用人参虽可以暂时止汗,但没有运转的力量,这时用大量的生白术(50克以上),就可以把脾胃转动起来。脾胃运转就是守护的一种表现,转的同时就起到守护作用,将气以脾胃为中心聚集,而且不会形成壅滞。所以,凡是脾胃虚弱,是需要大量白术去养,比如一些术后患者、中风患者也会出虚汗,大部分是由于中土虚不能固守引起,用白术止汗就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出虚汗比较紧急的时候,也可以用大量黄芪,但从根本上来讲,白术固守效果更好。玉屏风散中(黄芪、白术、防风),其核心就是白术。
当脾胃比较虚,中土薄弱,消化能力比较差,消瘦者,可用大量白术。如《金贵要略》中的“枳术丸”(白术、枳实)就起到这种治疗作用。
白术用多了也会壅滞,引起腹满、腹胀。
单方:生白术(50克以上),浓煎1-2小时,顿服,治疗老年人便秘。这里说的是脾虚便秘。主要是由于白术缓缓的温运的力量,可以把老年人脾胃缓缓转动起来,同时又有一定的补益作用,避免了在运转的过程中消耗了正气。
炒白术,是用麸皮炒的,这样不易吵糊,而且增加了白术的土气,药气更柔和。炒白术偏燥、偏守,生白术偏润、偏运。腹泻的时候用炒白术,土气浓厚,更偏燥,固守的效果更好。
白术的用量,饮片一般15克以上。苍术因气比较燥,用10克就可以了,儿童酌情减量。如果用于固守的话,白术必须用在30克以上。若要用白术运的作用,用量要50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