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昔日勤务兵,怒杀鬼子慷慨赴死
标签:
图片军事教育历史抗战 |
1982年,王思本先生在重立的“以血洗血”碑前留影。 作者提供
王思本(1911-2011)是民革温州市委会的创建人之一,原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温州和平谈判的参与者。抗战时期,王思本主持创办了抗日杂志《游击》,后在奉化担任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本文是其长女对全家在那段时期经历的回顾。
——编者
温州网讯
1944年9月,温州第三次沦陷。因为我父亲远在奉化工作,妈妈一个妇道人家只好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为逃难避居到永强七甲(即今龙湾区沙城镇)老家。
在永强老家,我们过不了几天平静的日子,那里也沦为日寇敌蹄之下。邻近七甲的下垟街(即今永兴),也成为敌人的据点。据点里日寇人数虽然不多,气焰却十分嚣张。那年我刚好小学毕业,还只有十三岁,帮不了妈妈的大忙,只能带好弟妹,不让他们外出一步。
就在我们忍气吞声、惶惶不可终日的痛苦日子里,传来了一个令人极为悲痛、气愤的噩耗;我家熟人、永兴的张福祥被日寇用最野蛮、最惨无人道的极刑——割粒儿的手段弄死了。
张福祥曾经是我父亲的勤务兵,原来也跟着我父亲在奉化工作。温州沦陷后,他惦念结婚不久的妻子,要求请假回来探望。他是个血性汉子,鬼子横行乡里,肆无忌惮地奸淫掳掠的种种罪行,他看在眼里,恨在心中。一天,一个鬼子闯进他家院子,想对他的妻子施暴。张福祥哪受得了,久积心底的仇恨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出来,就和那个鬼子搏斗。张福祥是个五大三粗的彪形大汉,又受过部队的正规训练,有一身好武艺。二人交手没多久,鬼子就被张福祥卡死了。事后,张福祥用麻袋装了鬼子的尸体,把他抛到野外。这事不知怎么被敌人侦知(据我三妹记忆是因为张福祥平日常爬树探望据点情况,引起敌寇注意),几天后,张福祥被抓了。敌人对他用尽了酷刑,但他至死不屈。最后,敌人兽性大发,押他到村外的一个坟坦上,把他绑在一棵大树上,用刺刀割他身上的肉。张福祥凛然面对,大骂不止。惨无人道的鬼子竟然用刺刀在他身上一刀一刀地割着。每割一刀,围观的鬼子就狂笑不止。张福祥被割得体无完肤,鲜血淋漓。但坚强的张福祥仍大骂不止,直至声嘶力竭,气绝身亡。据乡间传说,张福祥临死前那撕心裂肺的怒骂声、吼叫声,声震永强大地,附近同胞闻之,无不义愤填膺,为他涕泣。
噩耗传来,我们为张福祥的牺牲感到无比悲痛,又对他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深深感动和敬佩!
后一篇:无条件投降后的鬼子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