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占澎湖——侵台的序曲
标签:
图片教育军事抗战历史 |







甲午战争末期,日本海军在消灭了中国海军北洋舰队之后,便于1895年2月组织了“南征军”,开往澎湖;并于3月下旬攻占了澎湖。其目的是切断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联系,为封锁和进一步占领台湾创造条件。1895年3月中旬,日木海军新编“南方派遣舰队”,搭载陆军,组成陆海军混成支队,逼近澎湖列岛。图为澎湖列岛渔翁岛清军西屿西炮台(左)和停泊于海湾内的日军舰队。
指挥攻占澎湖列岛的日军混成支队长比志岛义辉大佐(前排中坐者)与混成支队陆、海军军官们合影。
占领澎湖的日军与澎湖民众合影。
为纪念混成支队攻占澎湖的“功绩”,日军在澎湖列岛的渔翁岛东海岸建立了“混成支队上陆纪念碑”。
日军攻占澎湖岛后,在马公城下宿营。背景是马公城高大的城墙。
日军侵占澎湖,遭到岛上军民的激烈抵抗。因日军人数少,心中恐慌;又因水土不服,导致患病者众多,病残者近千人。图为反映日军在澎湖岛为阵亡、病残者举行追悼祭典仪式的图绘作品。
日军攻占澎湖,合计阵亡、病亡军人、军夫共计1000余人。图为澎湖列岛渔翁岛上的日军“千人缘”(右侧。左上方为“混成支队上陆纪念碑”)。
以上图文选自《日本侵华图志》第二卷《侵占台湾五十年》,洪小夏、殷占堂编着,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华图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学资深荣誉教授张宪文主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山东画报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并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
2014 年度入库项目。
后一篇:清政府割交台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