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历史,记日军攻占海城
标签:
抗战历史图片军事教育 |









海城位于鞍山、盖平之间,为“辽沈之门户,海疆之咽喉”。1894年12月13日,海城被日军攻陷后,清廷为夺回海城急调170余营军队。清军首先于次年1月在盖平同进犯的日军激战,由于指挥失当而失守。接着清军先后组织五次反攻海城作战。五次战斗,双方伤亡甚重,最后均以清军未达目的而告终。
1894年12月19日,日军攻打缸瓦寨。宋庆率部激战失利,退向山庄台。图为缸瓦寨战场。
1894年末奉天等地清军驻扎情况表。海城是辽南重镇,地处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894年10月下旬,日本第一军在辽东战场攻下数城镇后,急于进犯海城。当时清军在海城附近的牛庄、山庄台、盖平、鞍山和辽阳一带的兵力达170余营约8万人。
日军占领海城后,修整战备。
海城失守后,国内朝野震动。清廷急调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吉林将军长顺率部增援。依克唐阿抽调一部分兵力防守下马塘一带,并亲率镇边军等马步30营驰援辽阳。从1894年12月21日依克唐阿给朝廷的电报中可以看出,他已认识到“北防分水岭,南防下马塘”的重要性。
盖平保卫战示意图。
日军一支炮兵中队在民家院前停留。
1895年1月17日,长顺、依克唐阿两军以长虎台为中心,从东西两翼的头河堡、波罗堡子、三台子等地,向日军占领的海城发动第一次反攻。图为当时被日军占领的海城西门。
日军在海城外晾甲山设置的炮兵阵地。
前一篇:青山有幸埋忠骨
后一篇:疯狂行动:日军进攻山东半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