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的中国,历史照片还原战争难民真实生活
标签:
军事教育抗战历史图片 |








日军铁蹄下的战争难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无家可归。他们拖家带口四处流浪,或投亲靠友,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无处可逃的广大民众,废墟中艰难生存,或在侵略者刺刀下忍辱偷生,或作为劳工被掳掠而去,无数鲜活的生命悲惨而死。图为1938年梅雨时节,在被洪水淹没的家中就食的中国民众。〔《支那事变画报》第35辑,第29页〕
1938年夏,安徽怀远因洪水淹没家园而被迫撤离的中国民众。〔《支那事变画报》第38辑,第6页〕
1938年夏,安徽怀远民众撤离因决口被淹的村庄。〔《支那事变画报》第38辑,第7页〕
1938年夏,安徽怀远,家园被淹的中国民众。〔《支那事变画报》第38辑,第7页〕
1938年8月,在九江佛教会避难的中国百姓。〔《支那事变画报》第37辑,第28页〕
1938年夏季,江西九江逃难的中国平民。〔《支那事变画报》第37辑,第28页〕
1938年春夏间,在津浦线附近被日军搜捕到的中国难民。〔《支那事变画报》第28辑,第7页〕
1938年春,北京广济寺附近领粥的中国难民。〔《支那事变画报》第25辑,第14页〕
1938年春,河南鹤壁淇县附近讨饭的中国难民。〔《支那事变画报》第24辑,第20页〕
以上图文选自《日本侵华图志》第二十四卷《生态破坏与社会控制》,武菁编着,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华图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学资深荣誉教授张宪文主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山东画报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并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
2014 年度入库项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