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的见证:存放着冀东潘家峪千余名日军暴行受害者灵位的祠堂

标签:
鬼子三光政策潘家峪惨案抗战图片 |


















供奉遇难者的祠堂。这里存放着被日军残杀的1230名村民的牌位。
潘家峪纪念祠堂的一侧。
潘家峪惨案遗址“小铁门”。门上的刺刀痕迹和枪弹痕迹是日军残害潘家峪无辜乡亲们的铁证。
大屠杀时的地主大院旧址(战后复原)。潘家峪暴行的见证—小铁门旧址的碑记。
潘家峪惨案遇难者之墓。
1941年1月25日,冀东潘家峪大惨案发生后的惨状。
被烧焦的老人的尸体。
潘家峪惨案中被砍的村民的头骨。
埋葬潘家峪同胞的坟。
潘家峪惨案发生地之南岩子碑记。
日军杀人场之一南岩子。日军将32名妇女和孩子驱赶到山崖上,用刺刀将人全部刺死丢下山崖后,在尸堆上盖上柴草焚烧。
在潘家峪惨案中逃生的村民被烧残的手指。
潘家峪惨案纪念馆展出的日军用过的杀人武器。
参与策划制造潘家峪惨案的原丰润县伪县长凌亮丞的部分供词和审讯记录。
战后潘家戴庄被挖出遗骨的埋葬墓。
潘家戴庄惨案遇难者合葬墓。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
以上图文选自《日本侵华图志》第十七卷《“三光作战”与“无人区”》,田苏苏编着,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华图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学资深荣誉教授张宪文主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山东画报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并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
2014 年度入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