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说战时掳日中国劳工遭遇:6830名劳工客死异国,死亡率曾达65%

(2018-04-02 12:53:46)
标签:

暴行

鬼子

图片

劳工

奴役

图说战时掳日中国劳工遭遇:6830名劳工客死异国,死亡率曾达65%

图说战时掳日中国劳工遭遇:6830名劳工客死异国,死亡率曾达65%

图说战时掳日中国劳工遭遇:6830名劳工客死异国,死亡率曾达65%

图说战时掳日中国劳工遭遇:6830名劳工客死异国,死亡率曾达65%

图说战时掳日中国劳工遭遇:6830名劳工客死异国,死亡率曾达65%

图说战时掳日中国劳工遭遇:6830名劳工客死异国,死亡率曾达65%

图说战时掳日中国劳工遭遇:6830名劳工客死异国,死亡率曾达65%

图说战时掳日中国劳工遭遇:6830名劳工客死异国,死亡率曾达65%

图说战时掳日中国劳工遭遇:6830名劳工客死异国,死亡率曾达65%

  中国劳工在日本的住所一般叫“华工寮”“兴亚寮”等,大多数是临时用木板搭成的简易房,没有窗户,四面透气,遮雨不挡风,夏天闷热,冬天寒冷。房内大多是上下两层的大通铺,铺的是草席子,被褥很少。图为日本三井公司三池作业场之一。
  图为日本三井公司三池作业场之二。
  吃饭很少见到大米、自面,经常吃的是稻米糠、玉米面、豆饼面、鱼骨粉、橡子面、混合面等。上工后每天三顿饭,每顿两三个小馒头(玉米面饼子)、一碗稀汤,很少吃到肉和青菜。劳工生病不能干活,伙食还要减半。有的劳工饥饿难耐,在上下班路上挑野菜拨草根,捡日本人扔的橘子皮、苹果核吃。花冈曾出现烧尸劳工饿极了,吃难友烧焦尸体的人间惨剧。.图为“中山寮”死难中国劳工部分遗骨。〔美国国立公文书馆藏〕
  劳工穿的衣服基本上是去日本时在中国发的,有的作业场发过短裤褂,有的只给劳工发一块兜档布。劳工在井下挖煤,有时只围兜档布,有时赤脚光屁股。冬天劳工没棉衣,有的穿蓑衣围毯子干活,有的把水泥袋、麻袋、草袋,用铁丝和绳索捆在身上、裹在脚上干活。图为劳工带回的上衣。
  劳工从事的劳作既危险又繁重,每天都有一定的劳动量,完不成就加班,午饭在工地吃,每天劳动10至12个小时,有的长达16个小时。每十天或半个月还有一个“大出日”“突贯期”(即工程突击日或突击周),致使一些劳工因身体虚弱、劳动加重而患病死去。图为鹿岛花冈中国劳工被奴役的惨状。
  图为福冈三井山野矿第一队第三班中国劳工合影。
  图为日本管理人员为笼络人心同上条中队的中国劳工举行游艺大会。〔何天义研究室征集〕
  据日本外务省统计,掳日劳工在日本负重伤的1448人,轻伤5330人,因伤死亡322人,重伤死亡率22.24%。中国劳工在日本各企业共死亡6830人,占被抓到日本劳工总数36935人的17.5 %。图为山形县酒田码头的中国劳工合影。
  在135个作业场中,死亡率在10%以上的有57个,其中死亡率在40%以上的有7个,战线仁科死亡率达52%,川口芦别第二批劳工死亡率高达65%。图为栃木县足尾中国劳工合影。
  以上图文选自《日本侵华图志》第二十卷《虐杀战俘与奴役劳工》, 何天义等编着,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华图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学资深荣誉教授张宪文主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山东画报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并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 2014 年度入库项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