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应该永远怀念和感恩正义天使——张纯如

(2017-12-12 22:01:06)
标签:

时评

历史

文化

军事

中国人应该永远怀念和感恩正义天使——张纯如



中国人应该永远怀念和感恩正义天使——张纯如

  2004年11月9日,因日本特务的不断骚扰和恐吓,身体和灵魂早就不堪重负的张纯如,掏出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张纯如穷极一生还世界一个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她的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怀揣敬仰,将那个事件,将她铭记在心。

  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每一位中国人都会铭记的惨案。1937年12月13日在南京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30万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泯灭。

  1997年,在南京大屠杀60十周年祭奠之际,一本名为《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的书在美国出版。南京大屠杀,这五个沉重的字眼,瞬间在世界掀起了风浪。

  张纯如,这位29岁的年轻女子,将这桩惨案彻底地揭示在世界的面前。

  1968年张纯如出生在美国的普林斯顿,祖父是抗日国军将领张铁军。也许是骨子里祖传的斗争精神,1994年张纯如参观了一场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展。那种直击心灵的痛苦,让张纯如下定决心,把记录南京大屠杀,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张纯如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竟然发现在所有的英文类书籍里,竟然没有一本提及到这段日本残暴罪行的书。她为这一现象震惊了,同样是二战时期,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更可气的是德国道歉了,但日本却还在一味推脱,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

  张纯如深知她作为一名中国人有向全世界揭示南京大屠杀的权力和义务。童年时的张纯如,每每与父母谈话,父母都会提到那个遥远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日本人如何将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尽管有了充足的思想准备,张纯如还是被南京大屠杀的可怕真相震惊了。在创作的三年里,每天围绕她的是日本人种种泯灭人性的兽行:抢掠、活埋、焚烧、强奸、挖心、分尸。整整三年,一个二十多岁的弱女子,用她的双手解开了那段血淋淋的历史,她的肩膀扛起了还原历史真相的重任。最终《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问世,日本人闻之胆颤。

  在书籍出刊的第二年,日本一如既往地否认事实真相,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甚至公开发表声明,污蔑张纯如写作的书是“非常错误的描写”。南京大屠杀被日本人掩盖绝非偶然,不少日本人不愿正视历史,自然也不会正视这本著作。在那些所谓的日本维国者的眼里,这本书是刺,张纯如更是他们的眼中钉。

  2004年11月9日,因日本特务的不断骚扰和恐吓,身体和灵魂早就不堪重负的张纯如,掏出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

  张纯如穷极一生还世界一个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她的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怀揣敬仰,将那个事件,将她铭记在心。

  去世原因

  残酷史实与骚扰报复致使张纯如精神崩溃

  张纯如所从事的事业在美国,在西方世界,都是一项孤独者的工作。她接触到的是血淋淋的史实,在《南京大屠杀》一书的写作过程中,张纯如经常气得发抖、失眠噩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她面对的是尽显人性恶劣、残忍血腥的历史,南京大屠杀是一部酷刑百科全书,这些她都要具体面对,还要叙述出来:砍头、活焚、活埋、在粪池中溺淹、挖心、分尸……书成后,她又得面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报复和骚扰。她不断接到威胁信件和电话,这使得她不断变换电话号码,不敢随便透露丈夫和孩子的信息,她曾经对朋友说,这些年来她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由于她又开张纯如的墓碑始准备写美国二战被俘军人在菲律宾受日军虐待的历史,接触到的残酷史实又一次触发她的病痛,引发了她的忧郁病症,而且张纯如还患有偏头痛,这是忧郁症的表征,巨大的病痛揪割着她,她的忧郁症不断加深。2003年7月张纯如在为她的第四本书进行研究旅行时,曾因精神崩溃而住进医院。张纯如的先生道格拉斯(BrettDouglas)于2004年11月9日清晨5时30分向警方报案称张纯如已失踪。道格拉斯对警方说,他最后一次见到妻子是在当天凌晨2时。张纯如在给家人的遗言中说,希望他们记住她患病以前的样子:全心投入生活,献身她的事业、写作和家庭。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这个曾为南京30万冤魂奔走呼号的女子,将自己的白色轿车停在一段荒僻的公路旁,然后掏出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