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网上的圈子和朋友

(2009-10-24 17:15:45)

  网络,一个信息化的产物,已铺天盖地的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中。每天,它都以最快的速度,向人们传播着五花八门最新的时事,沸沸扬扬的炒作着一些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现象。它就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万能的宝贝,通过我们现代科学的操纵,实现和满足着我们现实生活中许多真实的愿望或虚拟的梦幻般的事。
  上网,也成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和潮流。什么网上视频聊天,网上征婚交友,网上同居,网上购物,网上游戏,人肉搜身等。网络促进了对外的沟通,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给人们提供一个利用高科技信息交流的平台。同时,网络也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如:高智能的网络犯罪,网络骗子,不良的网络游戏等。
  网络,不仅缩短了时空的距离,还冲击了人们最保守的一个人脉市场。在不同的地域,人们面对着一台电脑,在看不见不认识对方的情况下,在对某一事物(也可能是平时对身边的人说不出的话题)持不同看法或达成共识后,可以和单个或无数个人畅所欲言无所顾忌的对聊。有的可能为了娱乐,有的是为了宣泄情感,有的为了寻求帮助,有的为了消遣,有的因为相同的爱好。就这样,这些人因不同的聊天内容又形成了一个个性质不同的圈子。
  曾有一天,我在网上随意浏览,偶然发现一个自己有点熟悉的人,在一网站开了一个博客。便阅览了一下。这一阅览,结果发现那人的圈子还挺大的,博友的后面串着无数个我稍微熟悉或陌生的人,还有一些赫赫有名的名人的大名。
  看罢,我暗自吃惊,心想:这人看不出在网上混的还不错?于是,顺藤摸瓜又搜到好几个名人的博客,在那博友里面他(她)却无名无姓。再沿着那条藤搜,他们其他几个比较熟悉的博友纯粹就是“礼尚往来”了。我在你的博客后评论说,又有新作啦,祝贺,祝贺!你在我的博客后说,新作拜读,不错,不错。这个又说,我来看你了,进步不少啊!那个又说我永远是你忠实的读者,等等云云的。读着那些留言和评论,从本意上看,好似都是对对方的激励和赞赏。但从他们给彼此诸多的往复及频率,还有一些作者依然还在写作原地停留和单一的水平来看,就显得矫揉造作和虚浮了。
  从那个圈子里转出来时,我的头都晕了,只觉得心里乱糟糟的,挺累!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有这样的一个圈子固然好,大家可以在一起谈谈文学,读读新作,聊聊时事。可大家聚在一起这样相互吹捧欣赏,相互应付回复着往对方和自己的脸上张扬的贴金,就显得没意思了。这个圈子的性质也就变质了。再还有以这种方式这样下去,大家耗时费精力不说,文学作品恐怕也提高不到那儿去。也许我这样说有些偏激,可也不无道理。
  平时,我在几个网站也写些东西,写的东西也屡遭别人的评论,可我觉得那些评论真的很真实,特别具有针砭性和鼓励性。偶尔,读到能让我的心灵为之震颤的文章,我也会评论着说两句,但绝不是杜撰,而是用我的肺腑之言去评说的。不管怎样,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东西总是让心灵很熨帖。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此言不假。生活中,我们谁也离不开朋友的帮助,谁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朋友圈子。但真正的朋友,便是君子。君子之交淡如水,一个好的朋友,能让你受益终生。你贫困潦倒是,他帮助你,鼓励你,不嫌弃你。你高官爵位时,他不会为了讨你欢心,哈巴狗似的围着你,巴结你。能在一起用心交流,能同甘共苦,能互相帮助,这样的朋友才算是朋友,也才是最知心也最值得珍惜的朋友。要不然,为什么朋友之间的区别中会出现一个患难之交的朋友?
  一个人的一生,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天天和你一起喝酒吃肉的朋友,不能算做真正的朋友。他们是为了吃喝或某种利益才和你在一起,、当有一天这种好处没有了的时候,你们看,他们还会不会和你一起吃喝玩乐,还会不会很“仗义”哥们的追随你?恐怕,树倒猢狲散,个个都脚底抹油,溜得没了影子。所以,交友需慎,一个好的朋友将会是你一生的财富。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