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尚武精神——之七

(2009-10-24 10:00:16)
标签:

杂谈

讲尚武精神、讲内心的自尊,讲中国人帮中国人,我认为海外的那些普普通通的质朴的华人那里还是有的。然而,离开了形成一种明确的思想体系的民族主义,这些质朴的情感所能产生的凝聚力难以超过黑社会的水平。因此,即使中国人不得不爬着出去,民族主义(这时就更难使用爱国主义这个概念了)也是他们保持自尊、保持凝聚力,等待机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不可或缺的思想。  
  
 没有尚武精神,女人也会没中国男人的份  
  
 而没有尚武精神,没有民族主义会怎么样?我想对中国年轻人说的是,女人也会没你们的份。卫慧的《上海宝贝》出来,按说是一本很平常的书,要说它的性描写,现在的不少合法出版物比它还要黄色的多,要说它的艺术性,大家都认为很平常。可它为什么那么轰动?首先是有那么多人骂它,然后才有其他人因有那么多人骂它而看它,有另外一些人有因此而捧它。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骂它?挑明了说吧,绝对是因为这本书集中表达了中国很多女人20年来的一种信念:中国男人废物、阳痿,不如外国男人好。其实,在《上海宝贝》之前,已经有许多的这种说法,如80年代的“中国没有男子汉”等等。为什么会这样?有几个原因,如我在前面已经说过爬出去争取生存空间的集体潜意识、金钱、有些人说的中国男人的“妹化”,等等(但有一个原因是西方人和某些中国知识分子刻意渲染却并非真实的,这就是所谓女性在中国受到歧视。这是胡说,女性在任何国家都是受到歧视的,中国是相对而言对女性歧视最少的国家)。面对这种危及到中国男人最基本的切身利益的危机,我想那些骂卫慧的感情 是很真实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男人看见漂亮的中国女人都被外国那些老头抢走,如果不感到悲哀和愤怒,而是高兴,那就更不可救药了——但确实有这种人,《中国可以说不》对此有很好的描述。 然而,怎么办呢?光骂卫慧是不行的(卫慧只不过真实地表达了许多中国女人的内心思想),光骂中国女人不喜欢你们是不行的,这样只会使女人更讨厌你们。另一方面,你们在为自己感到悲哀的同时,也应该为我们的中国女人感到悲哀:她们背井离乡,语言不通,没有爱情,嫁给那些又老、又丑、又蠢(有时还很穷)的外国男人,嫁过去还要受欺辱,受了欺辱还不敢说,还要在娘家人面前打肿了脸充胖子,她们也不容易啊。有本事,有志气,我们就应该把女人抢回来。  
  
 驳“阉者的梦呓”  
  
 80年代是整个中国思想界大骂中国传统文化,到了90年代,又出来了一帮夸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说“21世纪是中国世纪”的。然而,他们又是怎么夸中国文明的呢?他们说:西方文明的特点是“争”,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 今后,中国还要继续发扬这个“和”,以其来战胜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样就能“为万世开太平”了。网上作者文成很恰当地把这套说词形容为“阉者的梦呓”。但是,这一套说词还真是颇有支持者,后来又有各式各样的变种。西方的一些大学者,如罗素和汤因比,也想把我们中国人往这条死路上引(我高度敬仰这两位学者的智慧和人格,因此我并不怀疑这两位西方人的良善动机,然而,我还是要指出他们为中国人指的道是错误的——他们应该首先设法去说服他们自己的同胞)。  
  
 任何一个可以延续的文明,必然既有“争”的要素,又有“和”的要素,二者缺一不可,而且应该是平衡的。中国文明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里面绝对是包含这两个要素的。今人无知,只择其一。就凭这还能指望“21世纪是中国世纪”?还能“为万世开太平”?这里有一个简单的真理:你必须首先在“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争斗中强于对手,你才有资格来批判“社会达尔文主义”;否则,你的批判仅仅会被人家看作怯懦而已,因而到头来,绝对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战胜你。形象的说,如果你和一个壮汉打架,你打不过人家,在那里喊“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只是怯懦和滑稽;你至少要和他打一个平手,你才有资格向他提出文明的规则。揭露西方国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本质是对的,但妄想中国可以以“和”来劝说别人放弃“社会达尔文主义”就全然是梦呓。如此梦呓下去,21世纪非但不会是“中国世纪”,中国人能有多少在21世纪幸存下来都是问题。不管这“万世”是否“太平”,反正是没有中国人的份。
尚武精神——之七尚武精神——之七尚武精神——之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