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家的年糕

(2009-09-20 07:51:10)
  我很喜欢吃年糕,但是只喜欢吃家乡的年糕,带着家乡味儿的年糕。自小离开家乡后,移居京城,对家乡年糕的味道一直念念不忘,平时出入大小超市时也会留意面点摊上是否有如家乡年糕样式的,如相似,也总会买一块回来蒸透后慢慢品尝,然而,在超市寻找了十几年的年糕竟然没有一次买回来与家乡年糕一样味道的,虽如此,我去超市时偶尔还是会买回一块儿,不为别的,只为心里对家乡的那份恋情、那份乡土厚味、那份纯正的年味。 

     家乡的年糕都是在春节前每家每户必蒸的,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就淘米(把黄色的米或糯米放到水里浸透后,加工成面粉)、做豆腐、蒸下很多馒头存放到冷房里、置购年货,一年辛苦到头,在这时人们就会把平时积蓄下来的钱在一个腊月里大大的奢侈一番了,有钱的人家豪买牛羊肉、各种好吃的、孩子好玩的、花衣服、装饰家居好看的都买几种回来。没钱的人家也会在这一腊月倾其所有购置一些年货,买回些红红绿绿的对联和“挂钱儿”(用五彩缤纷的纸刻镂着吉祥图案和文字,大都长方形,由中心,边框和穗儿组成),这一民俗起源于唐宋时期,当时人们用银箔或罗彩剪成各种小饰物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上用以庆祝春日的来临,后来人们便在过年时也把这种“挂钱儿”和对联都贴在门上,以欢庆新年。一到春节当天早晨家家户户便都把对联和“挂钱儿”粘贴到门上,对联粘在门两边,“挂钱儿”粘贴在门楣上,不会儿多时,满村满城镇就会被这些五彩缤纷的“挂钱儿”和对联装点的年味十足,呈现出一派乡土气息浓厚的节日景象。

      年糕在一进腊月人们便把黄米加工成面粉后掺上点水,掺兑比例面粉不成团即佳,然后在一特大号的锅内放上蒸屉,用火灶木柴微火慢慢的燎着锅底,让锅里的水温慢慢上升,热气均匀的遍布整个蒸屉后在上面洒一层豆,有一层豆在底下铺垫这样年糕出锅时好揭,不容易粘在蒸屉上。一个人洗干净手后在锅上,用一只手抓把面粉朝上来热气的蒸屉轻轻的扬洒,一层一层慢慢的扬洒,那份精心劲儿,就像一个艺术家在精心的雕琢他的作品一样。锅下烧火的人要随着锅上的人的口令,应该大火还是小火,把火分散还是集中一点,这都要看热气的蒸腾度。蒸年糕也有讲究,有的人家蒸的薄而有的人家蒸的非常厚,蒸的好的人家,一大锅可以蒸上几十斤面粉,不会蒸的人家洒上十多斤面粉后,蒸屉就再也不上热气了,也就再也不能新洒面粉了,之后在面粉的最上层再洒一层豆,是为了年糕出锅时反扣在盖帘上不粘在上面,最后盖上锅盖慢火烧开锅后等着熟了。记得小时候,妈妈和爸爸在过年时就总也蒸不厚,有时妈在锅上洒,由爸爸灶下烧火,有时由爸洒,妈妈烧火,但无论换谁洒年糕还是薄薄的一层,其中道理谁也摸不透,但无论薄厚年糕还是那么好吃。当年糕熟透后掀开锅盖,顿时满屋都是年糕的那种特有的清香味儿,而我们小孩子早已就等不及了,每个人捧着碗围在锅边眼睛瞪的溜圆地看着锅里,恨不得立刻就伸手去锅里抓来吃,父母看着孩子们的馋样也被惹的哈哈大笑,一边嗔责着骂我们没出息,一边急急的给我们往碗里盛。

      年糕出锅后待到彻底冷却后先切成方砖块大小,之后再切成薄薄的,一片片的,这样在下次吃时只需拿出几片放在蒸锅里蒸蒸就可以了,非常方便。

      每家每户都会在腊月蒸下很多年糕和豆包,这样在整个正月里差不多都吃不完。年糕的吃法有几种,一种可以放在蒸锅上由蒸透后即可,这种吃法是我最喜欢,也从未改变的吃法;另一种就是用油煎了,用些许的油轻轻把年糕煎的微黄吃起来外脆内柔;还有一种是切成方寸小块儿后放上自己喜欢的蔬菜炒。

    由于爸爸工作调动,多次搬家和我外出求学,算来离开家乡已经近二十年了,这也就是说近二十年了我没有吃到过真正的家乡的年糕,而家乡年糕的味道却在这近二十年中随着我离开家乡的时间愈久,那种包裹在我心里的年味就愈浓,愈浓,我就愈回味小时候盼年的那份心情,过年时那份热闹的景象,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更渴望回到小时候守着锅边等吃年糕的那份童真馋劲儿,现在已经没有什么食物能令我馋出那种“没出息的样儿”了。

     今年我终于吃到真正散发着家乡味儿的年糕了,十多年没回老家过年的我,今年藉过年之机回到了家乡的怀抱——但还不是小时候守着锅边等年糕出锅的那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家,但不管怎么说,真正家乡味儿的年糕我终于吃到了。年糕是小时候老家里的亲朋好友送来的。夹一口年糕轻轻的放近鼻下深吸口气,闭上眼睛,循着年糕的清香味,铺展开儿时的记忆,瞬时小时候过年时的每个细节都清晰的显现在眼前,那口大锅,那盆面粉,那些煮熟了的红豆,迎风飘舞的“挂钱儿”写满吉祥话的对联……

       回京后我带回来二十多片年糕,冰冻在冰箱里,也把家乡的乡土浓情带回来一起冰冻在冰箱里了,这样在我每次打开冰箱时我就仿佛看到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壑,闻着家乡味儿的年糕,我的心也即在家乡,家乡也即在心里。

      前几日数出其中的一半分一杯羹给友,但友并不知在我心中,我怀有一份对家乡深厚情味儿的爱,也并不知年糕链系着我对家乡深厚的感情,及小时候家乡过年时的那种浓浓的年味儿。

                                                                                                               了然随笔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