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六、标点符号
专题说明
【知识要点】
句号和逗号 句号表示叙述语气的话说完以后的停顿,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写文章和说话一样,需要停顿。注意句号、逗号的使用,有利于准确表达句子的意思。
冒号和引号 冒号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具有覆盖和提起下文的作用。如: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引号表示引用的部分,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强调的词语,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如: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早”字。
顿号和分号 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如:同学在操场上踢球、跑步、跳绳、丢沙包、玩老鹰捉小鸡。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如:屋子里,我是主人;屋子外,蝉是最高统治者。
省略号和书名号 省略号是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说话的声音断断续续。如:每当读到《珍贵的教科书》里张指导员牺牲前说的话,“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我的心情就无比激动。书名号表示书籍、文章、报刊、影片等名称。如:今天,妈妈在报刊亭买了一份《体育报》和一本《知音》杂志。
叹号、问号和破折号 叹号表示一个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如:你给我出去!这句是祈使句,语气很强烈,所以句末用感叹号。问号表示疑问语气的话说完以后的停顿。如: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句是反问句,句末使用问号。破折号,有表示解释、说明,有表示意思的递进,也有表示意思的转换。如:竹篮打水——一场空,是歇后语,中间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标点综合运用
【例题剖析】
句号和逗号 给句子加标点时,要反复阅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如:在那块透明的珑拍里面,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趴着。这是一句陈述句,陈述句的句末都加句号,表示一句叙述语气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逗号前面的词语和词组一般都可以放在句子的主语后面,如例句可变为“两个小东西仍旧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面好好地趴着。”,但是这样使句子变长,读起来很吃力。
冒号和引号 冒号一般是在提示语后,冒号后是人物说的原话。如:大娘说:“同志,谢谢你呀!”雷锋说:“谢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引号有三种用法,一是引用人物的语言或文章里的一段文字;二是表示否定或讽刺的意思,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三是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如: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进去。
顿号和分号 加标点时要注意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可是,为什么在草地里、花丛里会变色,而在手上就不能变色呢?在句子中“草地里”和“花丛里”这两个词是并列关系,因而加上顿号如:春天,云南省田边、山腰、湖以及牧场,到处盛开着美丽的杜鹃花。句子中的“田边”和“山腰”和“湖以及牧场”也是并列关系,应在其中间加上顿号。再来看另一个例句:这个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句子中“北边”和“南边”是两个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中间加分号。再如:我欢笑,回声也欢笑;我哭泣,回声也哭泣;我唱起山歌,回声也跟着我唱起山歌。这里表示三种活动形式的并列,因此也用上分号。
省略号和书名号 省略号一般有三种用法:一是话未完或余意未尽,如:我跺着脚大声喊:“咳,小心你的脚……”;二是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如:古老的钟声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三是表示声音断断续续,如:他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书名号是表示报刊、杂志、课文、歌曲等的名称。如:今天,我在学校订阅了《教育导报》和《幼儿教育》。语文课我学习了《幸福的回忆》这篇课文。音乐课我们学唱了《国歌》。
叹号、问号和破折号 在加标点时,要反复阅读句子,不仅要理解句子的意思,而且要注意句子的语气,如:这字是谁写的?表示一个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所以加上问号;如:乡村的夜晚是多么宁静啊!表示一个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属于感叹句。破折号的作用是不同的:一是表示解释说明,如: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二是表示递进或转折,如:吃的不是白面包——黑面包能吃饱就不错了,菜就是鱼。三是表示声音的延续,如:大家就随着女教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标点综合运用
1.停顿。如: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这样一个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停顿,表达的意思就不同:“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2.语气。如:“这朵花很美。”也可以说成“这朵花太美了!”甚至可以说成“这朵花美吗?”可见由于标点不同,语气就不同。
3.词语的性质或作用。如:我买了一本高玉宝写的《高玉宝》。书名号中的高玉宝是表示这本书的名字,与前边的高玉宝性质显然不同。
【技法传授】
学会正确地使用句号和逗号,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句子就是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一句话。一些简单的句子,往往只是说明一件事情或一种情况,句子的意思说完了就用上一个句号。但这只是使用句号最基本的情况。在具体的文章中,这种简单的句子是比较少见的,常常是密不可分的一连串的话连着说。因此,要等一连串儿的话说完了再加上句号。有的同学认为写的字数多了就得用上一个句号,字很少就不能用句号。其实,用不用句号,不决定于字数的多少。另外,句号的使用还可以和朗读时的语感联系起来,一般在间隙较大的时候使用句号。因此,写作文的时候,最好念念有词地写,这样,哪里该用句号能感觉出来。
逗号是表示句子内部的较小停顿的标点符号,同时也表示它的前面是句子的一个小单位。以下是逗号的常用方法:(1)句子要说明人或事(即句子的主语),如果字数较多,那么,它的后面要用逗号;(2)用来说明人或事怎么样的词语(即谓语),如果字数较多,像个小句子似的,那么,它的前面要用逗号;(2)句子的动词后面如果带着很长的一串词语(即宾语),它的前面要用逗号;(4)句子的前面有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不管字数多少,后面都要用逗号;(5)句子的开头如果有表示称呼的词语,它的后面要用逗号;(6)两件事情对比着说,表示事情的词语后面要用逗号;(7)几个动作用几个小句子连着说,小句子之间要用逗号。
冒号具有覆盖和提起下文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用在打招呼和称呼的话语后面,提示别人注意下面要说话了;
(2)要引用别人的话或记录人物的对话前,先要说明一下,提示读者注意,在这样的提示语后面要用上冒号;
(3)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面;
(4)用在分项说明的项目用语后面。
引号是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还可以表示有特殊作用的词语。引号通常有以下四种用法:
(1)在议论性的文章里,原原本本的引用别人的话,或者在记叙性的文章里记下人物说的话,都要用上引号;
(2)表示需要特别注意的词语,或是成语、谚语、俗语等要用引号,可以起到强调或突出的作用;
(3)表示反语或是否定、讽刺、揭露的意思也要用上引号;
(4)表示称呼或某些专名、术语、简称以及借用语等也用引号。
怎样为一段话正确地加上标点符号
同学们在试卷中经常遇到这样的试题:“请为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有的同学看到题目便忙着去加标点,结果是张冠李戴,惹出笑话。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给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呢?一般应该按照以下三个步骤。下面举例说明。
请为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小传达到辛景丽面前轻轻地说
(1)先把整句话从头到尾看上两三遍,看清全句的意思。比如上面那句话,说的是《电影故事》和《电影创作》两本杂志来了,小传达请辛老师去看的事。给这个句子加标点符号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这句话里有人物对话,要加冒号和引号;二是《电影故事》和《电影创作》要加上书名号;三是称呼语“辛老师”后面要加逗号,而不像写信那样加上冒号。
(2)看清全句意思的基础上,先试着加上标点符号,在脑子里记着,或用铅笔轻轻写上。
(3)小声地读一读,把你试着加上去的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和语气强调地读出来,看是不是流畅,然后再把不流畅的地方修改一下。比如试加时,如果在“请你快到阅览室去看吧”后面加了叹号,一读就会发现语气不对,因为这里只是让辛老师去看一下,并没有恳求的语气。修改后就可以正式地把标点加上了。
怎样使用逗号、顿号才能不混淆 在一般情况下,该用逗号还是顿号不容易混淆,只有在表示几件事情并列起来连着说的时候才会发生该用逗号还是顿号的问题。那么,在表示并列的几件事情时,怎样分辨清楚逗号和顿号呢?
(1)看能否用连词“和”代替
(2)层次不同
(3)语气不同
背顺口溜帮助记住标点符号的用法:
句内停顿用顿号,分开句子靠句号,表示感情感叹号,问个问题打问号,提起下文用冒号,引用话语用引号,标点符号用准确,写作水平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