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馒头
(2009-12-12 14:37:07)
标签:
三枪二人转小沈阳李玉刚赵本山 |
分类: 随笔随想 |
走下“神”坛的小沈阳终于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再次杀回人们的视线。《三枪拍案惊奇》的首映式上,人们又一次看到那张孩气的脸。只是,现在定睛再看他时,有一个人的形象亦然莲步而来,那便是李玉刚。
有人说,相比李玉刚的妩媚、高雅和大气,小沈阳俨然有些相形见“俗”了,而且俗不可耐。但我想,单纯的“俗”并非是他淡出人们视野的原因。“俗”原本就无所谓好坏,这从“雅俗共赏”这句成语中便可略见一斑。“俗”,说到底还是一种本真的人生态度。就生活而言,食、色、性于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相对于不食人间烟火的虚幻的神仙,做俗人不仅是自然的,而且是必然的,索性无可厚非。
但“俗”不同于“粗俗”甚至“恶俗”,前者无关是非美丑,后者则俨然是一种丑陋或肮脏。同样是小沈阳的两句台词,蹦来跳去的“这是为什么呢”是俗,故作娇嗔的“臭不要脸”则是粗俗或一种恶俗。无论就视觉(表演)、听觉(声音)而言,后者所给人的感觉都是一种污染,一种修养低下、让人恶心的不文明的行为。
或许这样的言辞对小沈阳来说有点苛刻,毕竟就连他的师父对二人转中某些粗俗和恶俗的成分也无能为力(赵本山倡导的“绿色二人转”收效微微,似很能说明问题)。尽管如此,作为观众,我们依然有这样苛刻的必要。道理很简单:我们(特别是花钱买票后的人们)不仅要求能笑,还要争取笑得好;即便做不得后者,但至少要保证人笑得健康、笑得向上。
“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人类精神需求本来就是有层次的。本着“曲高和寡”的道理反向推论,那种根基民间的淳朴艺术既然是面向大众的,就自然没必要东施效颦般去玩高雅和深沉,但确有必要正经地去“俗”上一把,倘能健康、向上地服务好一方百姓就是万福了。而作为观众,既然你内心需要这样的“俗”,就大可不必在嘴头上痛加贬斥,像一个虚伪的嫖客,上了人家还要回头骂上一句:这年头做什么不好,干嘛那么不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