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庆长假的结束,金秋十月行情拉开序幕。记得在上月末,很多分析师认为大小非的锐减会给九月一个很好做盘的环境,但面临着外盘的利空消息不断而走的不尽人意,九月上指还是下跌了4.32%,可喜的是因为政策的干预出现了“9.19”的井喷行情使股指探底回升,面对美国金融风暴的变数和国内投资者的信心有所恢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十月行情投资者该如何把握呢?
先说说在十月证券市场中可能会影响市场的几件大事。
其一,是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布什政府7000亿的救市计划,据最新消息该救市计划已经定稿,等待周一的两院的最后表决,估计从提出到细化再到通过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毕竟这是唯一的提出的计划。该计划通过并实施以后,对稳定全球的经济危机的信心将其这很重要的作用,另外它的负面反应也不可忽视,如直接增加了美元的流动性,以美元结算的大宗交易商品的价格还会受此明显影响,而间接的增加了实体经济的生产成本,影响上市企业后期的盈利能力,我们国家八月的CCI和CPI的数据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表现。不管美国金融风暴怎样演绎,都不大可能根本上影响中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影响可能更多来自于间接,如心理层面的影响,国外产品需求的减少,企业输入性成本上升可能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只是要忍受经济增长会明显放缓的短暂之痛而已。密切关注十一长假期间外盘股指走势。
其二,就是融资融券据悉已经获国务院批准,对于融资融券各方看法不一。市场主流的声音认为利空可能会偏重一些,它们认为投资者可借券商的资金更多的买入做多行情也可以卖出做空行情,增加了股指的波动性。的确短期的这样影响是存在的,如果节后正式推出此政策,十月股指的短期波动可能会加大,但随着投资者足够尝试这样的形式不能让其实获利法宝的时候,而感觉风险依然存在的时候,短期的影响随之可能就会消失。另一个角度来看,融资融券的实施,可以直接让多空双方互相牵制而达到了相对平衡的作用,对有效防止股指的暴涨暴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十月出现的政策性的影响力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耐药”。
其三,要客观看待大股东增持一事。近期部分国有企业为了响应管理层号召,纷纷表现有增持的意愿,上周出现了中国石油增持6000万股,汇金公司给增持中、工、建三大行各200万股给市场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国有控股的大型龙头上市公司都是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就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减持,它们的大小非短期之内直接影响很小,甚至通过象征性的增持稳定市场信心。但是,如今的1800多家上市公司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良好成长性的公司并不是很多,面临着现金流减少的时候或股价明显高估的时候减持二级市场上股票可能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因此,短期大股东增持的消息只能短暂的稳定市场信心,股票的供求关系因为股改而严重失衡,股改虽然完成有利于长期的“优胜劣汰”,但这必须要时间来消化这一过程,而且过程是一个难受的过程。
其四,就是三季报的披露即将开始,如何选择行业也是把握好十月行情重要的条件。受宏观周期调整影响比较大的行业,特别是因此业绩减少的行业,如银行和地产等,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货币政策从紧以后,相关的银行和地产业绩依然是暴增,说明政策实施到真实反映中间有一个传导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季报就会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来,就如当初的浦发银行半年报公布的时候动态市盈率不到9倍,可并没有因此出现大资金入场的原因。从而得出三季报披露情况超预期的,可能是那些不受宏观调整周期性影响的行业,如造纸印刷、医药和拉动内需的消费升级受益的行业。
最后,就是技术方面的认知和具体操作策略。笔者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以上四点就是理论分析,为的就是要进行操作,买卖股票的操作依据直接就是技术面的依据,这就是理论分析和实战的区别和关系。月K线中,大盘指数在跌破布林线(BOLL)下轨形成了明显的技术支撑,走出了一根针形探底回升的K线,随机指标KDJ严重超卖,D值下探至数值20以下,特别是其中的J值已经连续7个月运行在数值0以下,反弹要求非常的高,A股历史中曾经94年7月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随后就在江恩理论认为神奇的“7”是重要的转折周期而反弹。本波月线上指数反弹首先的点位为2008年3月、5月、6月和8月最高点的连成趋势线的位置,大约为2400~2450点区域,该点位和目前周线中的多空指数线(BBI)已经日线中的60日EXPMA线形成了很好的辉映作用,说明这一点位技术压力是相当的明显,一定要在十月行情中特别注意的区域,关注成交量是否能放大。
具体操作建议,不同的投资者操作方法大为不同。作为一般的投资者,没有过多精力照看股市或技术部过硬的,十月选好个股后多持股,少操作可能会是比较中性的策略,因为在每年的股市中都有一波像样的行情,今年也不例外,这波行情可能就在近两个月中出现。另外技术过硬且能较好把握市场热点的投资者可进行波段性的操作,在日线上可主动进行高抛低吸,做足这波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