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工作感悟 |
值周感悟
往年学校是值日,每人一天,而本学期改为值周,五位教师连续值一周5天!这样的值周是很有效果的,我第一次值周结束后有以下感悟:
1.标准尺度需统一:值周教师检查什么需要统一,如:进校园时的着装(整洁干净不邋遢,红领巾佩戴要将红领巾漏在外面而不是藏在衣服里面、书包里面;家长要佩戴口罩、头盔(因为教育需要家长和学校的配合,一旦家长配合了这些事情都是小事情了)。值周教师反馈后班主任老师要教育学生跟进。2.反馈后需要督查:每天值周教师检查反馈后相关岗位责任人(年级组长、值周组长、少先队辅导员、德育主任、教科室主任们要将反馈落实到人,并跟进督导改进、再查)。3.发挥少先队大队委们的作用,每天或者一周一到两次在8:00时走进班级检查五六年级学生佩戴红领巾情况,8:10分检查二三四年级学生佩戴红领巾情况(这个时间检查的好处是班主任老师都很清楚自己班级情况,直接点对点教育)。一旦发现有未戴红领巾的班级和学生第二天一定要在同一个时间再次检查,连续三天,再将这些班级列入常规检查班级中。4.增加流动红旗的价值和功能,流动红的获得应该是一种荣誉的象征。良好班级团队的主要标记之一,因为这面红旗是一周以来班级团队在卫生、桌椅摆放整齐、红领巾佩戴齐全、就餐纪律良好、课间表现优秀、上学放学问好走路整齐、大课间活动积极认真等等很多方面的汇总,要发挥这面红旗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再看我们的红旗张贴栏,10月20日时一楼的仅仅有两面小红旗,我很无语!5.流动红旗如何发放:我观察过去年一年的流动红旗获得,基本上各班级比较均衡(不一定准确哦),也有听到一些老师讨论说是轮流制一样,都会轮流到的,这和我自己观察到的差不多,这样就失去了流动红旗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心中的地位,不在意流动红旗的去向,因此要让老师们在心中重视起来,得到的就是荣誉,每个年级无论这一周好与坏都有2到3个班级可以获得,建议增加流动红旗的面数,统一获得红旗的标准,那些方面没有做好要明确扣分,扣分后要让班主任老师知道(有理有据),扣掉几分后就不能在评选红旗了,得分在年级后两名或后三名不能获得红旗,如果有的年级中的最高分还低于个别年级的最后一名获得红旗的班级,本周要适当减少这个年级的红旗面数。6.反馈与跟进:如本周的周一、周三我进行了红领巾佩戴情况的反馈,周一反馈了,周二继续检查了吗?继续反馈了吗?周三再次检查竟然发现比周一还要多了很多,让我这个值周的老师感觉到学校相关领导根本就没有关注这件事情,以至于我在周三拿到第一手资料后到学工处问戴主任,我这样做对不对?7.流动红旗班主任老师不够重视、学科老师不够重视、学生不够,这样就导致三条线没有交集,要让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学生都重视,这样才能创建舒适整洁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增加流动红旗的价值(如和教师考核挂钩、和教师绩效挂钩、和教师评选参加某种获得、比赛挂钩等,当然这是我个人想法)总之要让老师们引起重视红旗的价值一定要提升。8.抽查:学校领导(校长带队)、各科室领导、个别年级主任或者个别各位责任人,组成小组不定期全校检查(一定是临时召集几个人进行组队检查,这样的抽查在开学初的全体教师会议上就要明确告诉老师们,让老师们清楚明白地知道这件事情)。抽查小组检查的就是日常值周检查的这些内容。值周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条路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路,必须要坚持走下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走好这条路比多考10分都重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