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练三个一

(2021-05-19 21:19:43)
分类: 培训感悟

学练三个一

最近关于体育教学的讨论较多,因为最近两周内听课较多,对于省纲要中的核心“学练三个一”更是讨论多多。

今天下午高新区校本研究之走进新明中心小学,聆听了两节省纲要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研讨课,这两节课都是上课教师自己准备的常态课,没有经过试教的课,因此呈现出来就是上课教师对省纲要的理解。

一、学练三个一在课堂中的呈现

什么是学练三个一,就是一节课中有单一的身体练习、以单一身体练习为主的组合练习和以单一身体练习为主的游戏或比赛。二位老师都有呈现,其中陈宇老师呈现的较好一些,能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虽然组合不是很完美但设计中和实践中都有所呈现,游戏或比赛有所呈现,虽然组合和游戏比赛区分度不是很大,但已经呈现出来了,痕迹还是清晰的】这就说明陈老师对省纲要理念核心学练三个一有一定理解,只是还需要扎实的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苏老师的课堂教学三个一呈现不是很明显,单一身体练习呈现很好,而组合和游戏或比赛呈现不是很清晰,这说明苏老师对省纲要的理解还是不够的。

二、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设计单元

技术体能和运用就是一个内容的单元设计要分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即技术纬度单元、体能维度单元和运用维度单元,二位老师的单元设计中陈老师设计的比较清晰,三个维度都有所安排但分配的比例还不是很科学,也就是和省纲要理念要求有一定差异,需要继续研读省纲要。

苏老师的单元设计没有按照三个维度设计,从教学内容的表述就可以看出苏老师目前对省纲要的理解还处于最初阶段,甚至还不知道其中的理念。

三、教师的课堂表现

无论是省纲要理念下的课堂还是传统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的课堂表现都是一样的,要关注语言讲解、示范指导、巡视反馈、组织调动、优生展示、教师点评等等。

观课后有如下思考:

1.关于保护与帮助:什么时候用?怎么用?用不用?

什么时候用?学生无法完成动作时需要用,能完成动作时不要用;

怎么用?让会的帮助不会的,教师帮助不会的;

用不用?有些动作学生尝试练习几次后还不会时用,学生练习中经常出错时用,经过尝试练习后会了时不用,学生没有足够保护和帮助能力时不用。

陈老师的课保护帮助的方式方法是正确有效的,但从本课学生练习几次后的感觉,学生基本上可以独立完成,这时就要抛弃设计好的程序,不用二人合作练习,取消这个环节。

即使有少数不会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进行单独或区域指导。

2.关于练习过程中的巡视

学生练习教师要巡视,那么巡视中看什么呢?看不会的学生进行指导;看会的学生记住优生展示;看安全防范及时排除;看德育表现及时表扬扩大;看全体练习情况把控教学流程和教学节奏。如陈老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没有关注到个别不会的学生,据我观察最后排第一个学生一直无法完成动作,老师几次从身边走过,而没有发现更谈不上个别指导。

3.示范的形式

边示范边讲解,效果是最好的;(本节课需要这样的示范讲解)

边讲解边半示范,就是讲解是全部的,而示范却没有全部示范完整个过程的动作,这样的示范方式建议少用,因为时间花掉了,但效果不一定好,这还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本节课几乎都是这样的示范形式,导致练习的前2到3次的效果不是很好。);

先示范再讲解,有很好的效果,但浪费时间;

先讲解再示范,有很好的效果,但也是浪费时间。

因此,我十分喜欢边示范边讲解。(因个人喜好和项目特征选择运用)。

4.关于评价

评价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准确的练习结果和练习表现,让学生清楚自己的练习是否正确有效,而建设性评价就是最好最有效的,就是告诉学生的练习是否是好的,还要告诉学生好在哪里?

评价可以是集中统一评价,可以是区域评价,可以是个别评价。谈到评价就涉及到评价标准,谈到标准就要有在什么环境下练习多少或多久后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如陈老师的课中,练习蹲撑练习是在教师口令控制下完成的,此环节可以告诉学生独自练习5次,每次都要全蹲双手撑垫子(条件是独自练习、练习次数是5次、每次都是全蹲且双手撑垫子,这样的评价标准易于操作和评价,学生直接或者自己都可以评价。

5.关于体能练习的密度与强度

陈老师的课练习密度与强度都比较好,因为在体能练习和组合练习中都有跳或跑,强度就逐渐增加,练习密度由原来的同时有8人练习(连续练习增加但持续时间短,间隔时间短,),变成后来的同时有4人练习(练习人数少但练习持续时间长,各有优势)那么是否有一种更好的发展体能的练习呢?有的,以陈老师这节课后面同时4人练习为例:每组第一人出发后,到第三块垫子时第二人出发,依次进行,到终点的同学直线跑回队伍,这样最好时同时会有16人在运动(第一人到第三块垫子第二人出发,第二人到第三块垫子第三人出发,这时第一人已经进入直线跑回阶段,第三人到第三块垫子时第四人出发,这时第一人即将回到队伍中,这样一组中就会同时有4人一起运动阶段,这样的安排会更有效)。

6.关于教师课堂教态与语言

语言需要平仄分明,声音高低有度,行走落落大方,快而不慌,忙而不乱。这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多多关注!

每一次看课后都有很多感悟,今天也同样,不一定正确但都是看课后的真切感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