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毕业生体质健康测试之不及格学生
(2021-01-05 07:10:17)分类: 工作感悟 |
追踪毕业生体质健康测试之不及格学生
2020年7月我教的一届六年级学生毕业后有大部分直接升入我们学校的初中部,在初一第一学期进行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2021年1月4日收到测试成绩上报后的反馈,打开成绩发现有很多不及格的学生,将这些学生的成绩汇集到一起发现有一些学生的不及格在意料之中,也有三到四名学生的不及格让我感到不解,因为没有见到这些学生,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身体形态变化如何?但从名单和我的印象中80%以上不及格的都是肥胖、自身懒惰的原因造成的。初中和小学测试的项目有很大区别,但也有几项相同的,如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就拿这几项进行比较看看是否能找到一点原因:
六年级和初一体质健康测试相同项目成绩比较
姓名 |
年级 |
肺活量 |
50米 |
坐位体前屈 |
总成绩 |
备注 |
朱同学 |
六年级 |
2200 |
8.9 |
2.4 |
|
|
初一 |
1535 |
9.4 |
-4 |
54 |
18+4+ |
|
钱同学 |
六年级 |
2129 |
9.5 |
3.5 |
|
|
初一 |
2282 |
9.7 |
2.6 |
59.8 |
0+2 |
|
厉同学 |
六年级 |
3014 |
9.2 |
9 |
|
|
初一 |
2912 |
9.8 |
7.4 |
59.8 |
0+6 |
|
徐同学 |
六年级 |
3012 |
9.9 |
11 |
|
|
初一 |
1892 |
10 |
5.2 |
54.5 |
16+ |
|
俞同学 |
六年级 |
3020 |
8.9 |
-5 |
|
|
初一 |
3380 |
9.5 |
-13 |
51.6 |
0+4 |
|
章同学 |
六年级 |
3500 |
9.5 |
8 |
|
|
初一 |
2409 |
9.7 |
8.4 |
59.1 |
18+ |
|
李同学 |
六年级 |
2100 |
8.9 |
9.6 |
|
|
初一 |
2713 |
9.3 |
13 |
59.1 |
0+4 |
|
姚同学 |
六年级 |
2842 |
10 |
10 |
|
|
初一 |
2542 |
9.3 |
15 |
59.2 |
10+ |
|
文同学 |
六年级 |
2973 |
10.7 |
2.3 |
|
|
初一 |
3104 |
8.9 |
4.5 |
54 |
|
|
尤同学 |
六年级 |
3637 |
10.2 |
1.5 |
|
|
初一 |
2739 |
9.7 |
3 |
58.4 |
22+ |
|
曹同学 |
六年级 |
2116 |
10.2 |
11.5 |
|
|
初一 |
2433 |
10 |
10.4 |
53.8 |
|
|
徐同学 |
六年级 |
2485 |
9.8 |
4 |
|
|
初一 |
2967 |
9.7 |
3 |
52.8 |
|
|
樊同学 |
六年级 |
4070 |
8.9 |
4 |
|
|
初一 |
4412 |
9.4 |
12.4 |
58.1 |
|
|
姚同学 |
六年级 |
2578 |
10.4 |
0.5 |
|
|
初一 |
2049 |
11 |
3.1 |
44.4 |
8+ |
|
王同学 |
六年级 |
2100 |
10.7 |
1 |
|
|
初一 |
2858 |
10 |
7 |
58.5 |
|
|
周同学 |
六年级 |
2400 |
10.4 |
-4 |
|
|
初一 |
2992 |
9.6 |
-7 |
50.2 |
|
|
陈同学 |
六年级 |
1908 |
9.6 |
9 |
|
|
初一 |
2677 |
9.5 |
9.5 |
49.4 |
|
|
缪同学 |
六年级 |
2491 |
8.7 |
4.5 |
|
|
初一 |
3012 |
9.6 |
9.2 |
55 |
|
|
沈同学 |
六年级 |
2092 |
8.7 |
-5 |
|
|
初一 |
1350 |
8 |
3 |
57.8 |
33+ |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发现在肺活量一项上就有4人的成绩不如小学阶段,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因为在学生接单随着年龄的增长,肺活量是随着增长的。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很多是体胖的原因,如上表中有19人就有14人在小学阶段就是肥胖学生1人是年龄小长得小体弱的,1人是留级生身体有比较严重毛病的。还有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体育教师没有对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复查和分析,如一个初中生肺活量1350,而50米却跑出8秒的成绩,这个肺活量数据科学吗?一个体重160斤的学生肺活量只有2400多正常吗?只要针对性的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是为了及格率或者优秀率,而是出于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来正确对待学生的测试数据,不在学生升学路上设置障碍,要为学生升学成长之路铺平道路,让学生快速前进。
从上面的数据对比和对学生的了解,让我想到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要是我继续叫这批学生到初中,就不会出现这么多不及格的学生,不及格和学生自身有一定关系,而教师的关注、帮助、以及第学生了解的程度也十分重要,要是我继续教学这些学生,最起码的几个率会有一定的提高,也会根据学生的特点有机安排练习,这样会改变一些学生的对体育的认知。
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很多优越条件可以进行一体化教学,如可以让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打初中或者小学毕业班教师和初中班级老师进行对接,将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让初中老师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便于家校沟通和有针对性教育。也许我的想法过于简单了,但其实这是可以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