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小学体育教学单元计划的再思考
(2018-11-07 07:24:10)| 分类: 课堂教学 |
制定小学体育教学单元计划的再思考
背景:
一、单元计划的内涵
单元计划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教学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的基本单位,是对一个运动项目全体把握前提下,提炼和精选出来的教学内容。到底怎么样的看待单元计划,怎么样制定单元计划实际上是“体育到底是什么”在任课教师的脑子中形成的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对体育的认识不同或者具有不同体育理念的人,所形成的体育单元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教师,在体育理念发生变化的时候,所形成的单元计划和教学也会有所变化。(北师大教授孙喜和语)
二、单元计划是教师意识反映
单元计划是对将要开始的教学内容的具体方案的落实,是以文件的形式表述出来的,是教学执行者对内容意识表出的一个必然反映。在单元计划中,如果看不到学生的影子,看不到教师自己的个性,看不到教师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单元计划很可能导致教学的单一化、模式化和形式化,起不到单元计划的应有作用。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单元计划,体育教学的效果到底是什么样,难以估量。教师自己通过自己对运动的理解,所制定出来的单元教学计划,才是真正的单元计划,而不是按照教研室的教学计划或者他人制定的单元教学计划来进行自己的教学。
三、单元计划是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体现
单元计划与全年和学期计划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更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落实每一次课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如何将所传授的“运动文化”有效的、合理的分割开来落实到单元计划中来,不但要基于运动文化所有的基本特征来进行,更要考虑课上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和指导等要素。对于学生来说,在单元运动学习之前,能够把握单元构成中的学习要素,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的同时,还可以把单元计划中配置的学习内容作为一种资料,提前认识和把握,形成学习的整体观。由此来看,单元计划的制定过程,是教师如何教、如何指导和学生如何学习、学习的怎么样等内容的整体构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要素,更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从教和学的两方面来考虑学习的主要路径及推进方式,甚至要考虑到每次课从最初的展开到结束的学习过程等因素,有机的把指导计划和学习计划联系起来,所形成的单元计划,既是教师的指导计划,也是学生的学习计划。
四、单元计划是教学目的的呈现形式
大纲时代的单元计划,有着强烈的“竞技色彩”,每次课的内容规定反映“高、难、偏、多”等倾向,形成的多是“形式化单元”。以增强体质为出发点的单元计划,则侧重于物质化的身体本身的塑造和强化,形成的多是“练习单元”。健康第一观念下的单元计划,多是把运动作为手段,追求运动的外在价值,构建的是诸如“社会的、心里的、身体的、技能”等目标下的“生活化单元”。现代体育教学强调的是运动本身的价值和体验,重视的是投身于运动中的热情和在运动中的感动,由此而来的是如何在运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样的体验活动发现与改正自己的不足,在多种多样的运动中获得丰富的运动实践知识,丰富自己经验的学习。这种学习的最大特征是改变教师教授统一内容的形式设定,在课堂上设定多样课题、多重任务,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任务形式和课题,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来形成“通过自己---他人交流行为所带来的崭新世界”的学习。这样的单元计划,围绕着如何能够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这种快乐的方法性把握等问题,切实从“内容、经验、运动价值”等方面形成“差异性单元”。笔者还是倾向于向“差异性单元”发展的单元形式。
五、单元计划制订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单元计划的构建大体上涉及到学情分析、单元目标、
1.学情分析:分析好学情,可以使单元目标、学习目标、各项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具实效性和可行性。如:本案例中学情分析中分析到学生的合作与交往能力很强,这样在单元目标中就不需要过多的体现了,而要着重体现学生较弱的吃苦耐劳方面的培养。
2.单元目标的确立
3.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分配
4.单元课次的安排
5、重难点的确定
只要有教学内容就会有相应的难点和重点。难点是指经过多次学习、反复练习才能学会的内容;重点则是指本次课主要学习和掌握的技巧和方法。重难点的确定要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本单元的各次课中的重难点是呈递进关系进行的,这符合使用此单元的学生技能和动作基础较差的实际水平。
6、教法、学法的选用
7、评价方法的选用
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单元教学计划中应有各种评价方法的表述。每次课中的评价的目的是能及时调整教学指导方法,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保证课时学习目标的有效性。在单元的最后一次课中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参与态度、学习进步程度和简单的动作技能掌握情况。
二、制定教材单元教学计划应注意的事项
1.要合理地安排每个单元的教材数量,每个单元不要安排过多的教材内容,
以保证每个单元都有重点的教材内容出现,在小学的高年级一般采用复合教材为主,即每节课中有2~3个教材内容。
2.要合理地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时数,要有大单元
3.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价值,将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分层,即“精学类教材”、“粗学类教材”、“介绍类教材”和“锻炼类教材”四个层次,在各个层次中又分成技术单元、体能单元和运用单元,在不同的年级,四类教材以及技术、体能、运用要进行合理搭配与排列组合。

加载中…